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如履薄冰 > 第232章 哑子做梦,引蛇出洞

第232章 哑子做梦,引蛇出洞

“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没有预见的人,叫不叫袖领?朕说不叫袖领。/萝·拉+暁/说! _首.发^”

西苑承光殿内,刚结束了一场外事活动,皇帝这才腰身一软,在龙椅上瘫作一团。

好在文官都陪着外藩出宫去了,否则又得梗着脖子说上半晌,什么陛下注意仪态云云。

至于还留在殿内的勋贵皇亲们……

没见皇帝亲姑姑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陛下高瞻远瞩,无愧为天下袖领。”

勋贵听不懂机锋,勋贵只记得拍马屁。

朱翊钧瘫在龙椅上,仰头看着房梁:“朕夸的是诸卿。”

“你们预见了海贸之大势,未雨绸缪,今日与外藩讨价还价不落下风,已然是当世的海事袖领了。”

鬼佬虽然汉话说得奇奇怪怪,但在贸易上个个都精得很。

想让鬼佬带着勋贵们一起玩,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好在这群勋贵争气,在赚钱这种事情上做足了功夫,一轮磋商下来,好歹是建立了初步的合作关系。

勋贵们得了夸,也是喜形于色。

不比文臣,亲戚勋臣们一年到头,就没被皇帝夸过几次,难得皇帝慧眼识珠了一回,勋贵们的嘴角压都压不住。

也就宁安大长公主作为长辈,还有点矜持:“妾愧不敢当。”

作为封号大长公主,出门在外那都是称孤,也就皇帝面前谦称一下妾了。

照例客套一句后,她顺势问起正事:“诚如陛下所言,海贸乃当今大势。”

“合办商行之奏,事关夺占先机,妥与不妥,还请陛下明示。”

远洋大船工部已经造出来了,他们这些天潢贵胄,只要出得起价格,也不愁买不到。

问题是,船只的钱各家都出得起,但远洋就不是单打独斗能行的事了。

不说别的,谁来护航?

官船这次是靖海伯朱时泰领兵护航,那私船怎么办?不是谁家都有亲卫编制的,总不能失心疯了就地募兵吧?

于是皇亲国戚们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大长公主这类皇亲,有钱的出钱,平江伯这类武勋,有人的出人。

可惜,构想很美妙,但文官弹章可不会给面子。

皇亲勋贵明目张胆勾结银钱兵马,是想做甚!?

这不,勋贵们也只能入宫与皇帝沟通一番感情。

朱翊钧胳膊肘撑在椅子边沿,只露了半个头出来:“妥,也不妥。”

小朱同学调皮了一句,又不忘解释:“原则上朕是支持诸卿互通有无的,不过树大招风,还是得讲方法,讲规矩。”

一干勋贵面面相觑。

平江伯世子陈胤兆抓耳挠腮,实在想不明白皇帝的意思,干脆省了思索,直接下拜:“臣等驽钝。”

御座上一声长长的呵欠,大大的懒腰。

皇帝的半个脑袋逐渐浮出了桌面。

朱翊钧笑了笑,示意这位远房表兄起身:“朕的意思是。”

“勋臣、宗室、外戚,互相勾连财货兵马,太犯忌讳,哪怕是朕愿意出面,也作不了这个保。”

“诸卿还是得舍点本钱,拿出一副良善模样才是。”

没有预见的人,是不能做袖领天下的。

这一堆皇亲勋贵们眼下还只是小绵羊,但真到了远渡重洋,满载往返的时候……

要钱有钱,要兵有兵,哪怕土地,都能在海外随意经营,立刻就要膨胀为庞然大物!

对亲戚们的防微杜渐要从最初开始,否则等到野蛮生长的阶段,再出手限制的话,这些天潢贵胄们就得梗着脖子,说自己是支柱产业、朝廷基石,不可轻动了。

隆平侯张炳早年出镇过东南,好歹懂些人情世故,闻言立刻表态:“全凭陛下吩咐!”

隆平侯、平江伯世子不明所以,稀里糊涂跟着喊了两句。

朱翊钧看着殿内稀稀拉拉的表态,不由瘪了瘪嘴。

算了,要求不能太高。

朱翊钧摇了摇头,终于开口划出道来:“朕可以出面,为诸卿联合兴办海事商行作保,但诸卿也得给朕作保的底气。”

“其一,生意上具体的事务,朕都可以挡着不让外人插手,但大方向上,该年收支、来年计划、经行藩国,要与藩王宗产一般,放在内廷、部院的眼皮子底下审核。”

“其二,商行的具体干股、银股、身股,只要是个东家,就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