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了饺子,姜万年叫姜沅蔓找了外面的衣裳出来穿,“今儿县里有灯会,我带你去看花灯?”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
这忙乱劲儿的,姜沅蔓还真就忘了今儿是元宵节,每年的这一天,县里都是有灯会的!
她来了这么多年,还真就没看过灯会。以前是年纪小,姜万地有一年说要领着姜沅蔓和初霁来县里看灯会,叫小老太给骂了,“你要是不想要俩闺女了就直说!不用借着看灯会的引子!”
实在是那几年去看灯会叫挤丢了孩子的太多了,小老太愣是没让。
这会儿姜沅蔓高高兴兴的跳起来去穿外面的大衣裳,“走走走,小叔!”
可惜了二叔不在,二叔指定也喜欢看花灯的!
县城里的街道此刻灯火辉煌,这个点儿天刚刚黑,人就已经很多了,街道的两侧卖什么的都有,卖汤圆的尤其多。
姜沅蔓手里拿了根糖葫芦,跟在姜万年身侧蹦蹦跳跳的,满眼的各式的花灯,看的她新奇不已,就说走马灯这玩意,谁研究的呢你说?
怎么就能这么精致,这么好看呢!
还有大些的如莲花灯,虎头狮头灯,小些的兔子灯莲瓣儿灯,最大的一个莫过于金玉酒楼的孔雀灯,那叫一个流光溢彩,雀羽真的一般,远远的看去,高昂着头的孔雀宛如将要羽化登仙一般,透着一股子仙气儿!
这还只是一个小县城的灯会,她都不敢想,京城的花灯会,会有多好看!
这一晚是没有宵禁的,姜沅蔓玩的高兴,最后和小叔一人提着一个红灯笼回了家,将红灯笼挂在了门口,红彤彤的,映着喜庆。
……
县城的生活对于姜沅蔓来说还挺好适应。
一早她起来做好了朝食,给小叔熬好了药,等姜万年吃完了朝食去了县学,她就闲下来了。收拾收拾院子,再提着小篮子出门去买点菜肉回来,瞅着时间差不读了,就开始做晌午饭。
姜万年从县学回来得走个一刻钟,吃过饭还能稍微眯一会儿,趁这个时间姜沅蔓就给他扎上针。等姜万年下午上学去了,她就没啥事了,一般来说琢磨点小叔能吃的点心啥的给他带着去县学,再就是等着做飧食了。
厨房里的米面油啥的都是家里带过来的,酱醋之类的,是姜秀听说了这事儿叫郑三郎给送来的。平日里也没什么需要她出门去买东西的地方,她闲下来便开始发豆芽,刻簪子,能挣一分是一分么!
总是闲着,就觉得时间被她浪费了。
隔了两日,姜万银就驾着马车过来,带着小老太和姜万地,来帮着整个儿的将小院子里收拾收拾,就算是他们都知道姜沅蔓力气大,收拾个小院子并不费什么事,他们也不愿意就真叫姜沅蔓干这些活儿。
不过家里现在也不轻省,这不是正月二十搬新家,提前得将杂七杂八的东西都先往新宅子那边搬呢,只等着二十当天早上将锅搬过去,姜大喜也定的二十当天请客温锅的。
王氏和钱氏都是快生了的人,在当地的讲究里面,孕妇是不能参与搬家的,怕坏了风水。不过好在家里现在姜墨姜烈姜虎兄弟三个都是半大的小子,正经能顶事儿了,叫姜大喜和姜万地姜万银三人不至于太过手忙脚乱。
小老太领着初霁和沈吉如收拾,姜大喜就领着儿孙们一趟一趟的搬。
就这样忙乱的时候,小老太和姜万地还得往县里来,姜沅蔓就说小老太,“奶,这小院子里才多少活儿呢,我都能干,你和我爹二叔这几日就别过来了,先忙活着搬家的事儿呗!”
“就今儿过来,下次就得二十二才能过来了,搬家且得忙活几天。叫你自己在这待着,也得我放心呢?”
小老太瞧着厨房干干净净的,也没啥需要她收拾的,就更心疼了,“回头换下来的衣服不用你洗,就收着,你二叔勤往这边跑着,叫你二叔捎回去,我顺手就洗了!”
“大冷天的水太凉了拔手,你小孩子家家的,洗完衣裳都得叫冰的骨头疼!”
正月二十姜万年县学里不放假,他又因病缺了这么长时间的课,叫教谕抓到了就更不放人了,这几日姜万年的课业重,姜沅蔓也不敢掉以轻心,也就决定不回去了。只小老太临走的时候,她笑嘻嘻的喊她奶,“奶,我房间里的门帘子要粉色的!粉色绣花的!”
“行!”
甭管她新屋子里是什么陈设,反正现在她还是个小女娘,合该用粉色的!
姜万年是正月二十六休的假,一大早的叔侄俩就驾着马车往回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