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初见林妹妹
好容易,在诡异的气氛中用过午膳,林如海便将贾玳叫到了内堂说话。
“你姑姑的后事,就有劳你多费心了,不要怕花钱……”
“林姑父言重了,晚辈分内之事尔。”
客气几句,林如海侧头对丫鬟道:
“你去将玉儿喊来,就说我的话,她玳表哥到了,让她出来见见。”
贾玳心中一动,却是面上不显。
“谢谢玳大哥哥好心,我还能坚持……”
这话说的,差点把雪雁也问住了,愣了一会儿,方回道:
知女莫若父,这也是林如海最担心的地方。
林如海年近不惑才有这一女,平素爱如珍宝,哪里舍得分别,但,朝廷盐政改刚刚开始,盐商死命反扑,他又分心旁顾不得,
林黛玉若是有个闪失,怎对的起她母亲在天之灵?
扶起林黛玉,林如海长吐了一口浊气,叹道:
上头的陈兵扶了她一把,这憨丫头后知后觉地钻进了船舱。
让她亲近贾玳,便是为了防着这個,将来遇了烦心事,也可去东府寻他开解。
…………
贾玳早已起身,落落大方还了一礼。
“玉儿,为父有了年纪,自你母亲去后,我的心也跟着去了,已是再无续玄之意,”
贾玳回道:“姑父言重了,这都是晚辈该做的,不值当什么。”
看到母亲的棺椁,被人族人合力抬上大船,停于偏厅静室中,林黛玉泣不成声,眼看着便要摊了下去,幸有身边丫鬟手快扶住了。
“况,他家兄弟姊妹极多,你到了那边,上有外祖母疼爱,下有姊妹一处读书玩耍,岂不比待在为父身边更好?”
更重要的是,林如海身负皇恩,又颇为爱惜羽毛,不想泰康帝觉得自己恃宠而骄,是个轻狂之人。
果然,贾玳一走,林黛玉却是哭泣出声,跪在林如海跟前,央求道:
“玉儿甘愿侍奉父亲左右,便是每日端茶递水,亦是可以的,只求父亲莫要送玉儿去神京……”
船头的管事,对贾玳打了个手势。
林黛玉亦是有些诧异,她在内院已是听丫鬟们说起过贾玳,原道不过是下人们攀附权贵,谁料父亲竟也是这般高看他。
“呵呵……”
“你外祖是个年高有德的人,今日,她既亲自让你玳表哥来扬州接你,可见是疼你的,”
林如海亦是爱怜的说道。
“况,你年幼多病,上无母亲教养,下无姊妹扶持,如去了神京,有你外祖和家中姐妹照看,正好解我顾盼之忧……”
“父亲,你不和我们一去回姑苏?”
贾玳跳下船帮,敲了敲罩着白孝,在船下呆呆望着的雪雁,有些好笑道。
过了一会儿,果见一个小女孩被人领着,从后堂款款走了出来,柔柔弱弱的,像是一阵轻风就能将她吹跑了似的。
忽见窗头人影飞过,屋外,雪雁蹦蹦跳跳跑来,“姑娘,你好些了没?”
为此,林黛玉嘴上不说,心中却是颇为愧疚,亦是无可奈何。
林黛玉听了,心下越发伤感,偏她年纪小,又不知世事,无从反驳林如海,只是垂头默默流泪。
林黛玉果然不愧娇弱之名,坐船行了大半夜,刚到常州府郊野,她便病倒了。
如今,就是连送她母亲灵柩回去,父亲亦是脱不开身。
招呼随从回了衙门,独自一人,凄然面对空旷的屋子,久久不能释怀,仿若妻儿的音容笑貌就在跟前。
吃不好,睡也不好,船队只得将就她,行的更慢了。
林黛玉没回话,只盯着雪雁手里提着的竹笼,里边两只初生的白兔挤作一团,还没睁眼。
林黛玉点了点小脑袋,忽地想到了什么,止住了哭泣,扬起头,问道:
“这便是玉儿了,我和你姑姑的女儿,小名唤作黛玉。”
林如海的目光在棺椁上逡巡良久,亲手将上面系着的白绫铺平、理顺,迎着落日的余晖,似在和贾敏作最后的道别。
贾玳再次拱手一礼,脸上郑重了许多。
林如海亦是看到了,落寞地摇了摇头,注视着官船,“去吧。”
“见过父亲……”
林如海说的伤感,不自觉湿了眼眶。
随即,奏响哀乐,悲哭之声大起。
贾玳摸了摸鼻子,却也不甚尴尬。
白色的长龙蜿蜒而行,大半个时辰后,总算到了扬州码头,官船已是准备妥当。
“这是我常和你说的玳大哥哥,你母亲娘家侄儿,宁国府的当家人,除倭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