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开局被分手,我开着房车到处旅游 > 第106章 新的朋友

第106章 新的朋友

篝火晚会结束,刚刚将蒋言拉到人群中的几名游客也聚拢到他的身边。

“哇!没有想到竟然会在这里见到你!”

一名长相清秀的姑娘,身穿具有蒙古风格的服饰,笑着对蒋言说道。

刚刚也正是她与伙伴意外发现站在一旁拿着相机拍照的蒋言。

从谈话中得知,姑娘名叫多多其木格,是一位美丽的蒙古族姑娘。

而在她身边还有三男一女,几名伙伴。

“你们都是章北本地人嘛?”

蒋言看着多多其木格的服装,问道。

“不是的,我来自美丽的锡林郭勒大草原!”

“这次也是受我这位朋友的邀请,来到这里游玩的。”

多多其木格笑着拉过身旁一名男士。

通过众人的介绍,蒋言得知几人都是来自不同地方。

邀请多多其木格的是一名年龄大概在二十五六岁的小胖子,名叫孙伟才。

而他身旁的女孩则是他的女朋友名叫乐乐。

两人都是章北本地人,而另外两名男士,一个是来自燕京市,名叫杨斌。

与多多其木格都是比较要好的朋友。

而站在多多其木格身旁的则是一个身高足有一米八几,与蒋言相差不多。

但身材要比蒋言更加魁梧,皮肤黝黑,浓眉大眼,猛的一看,身上还散发着一股少数民族特有的对彪悍气质。

从对方的介绍,蒋言得知他名叫巴图,同样来自于锡林郭勒大草原,是多多其木格的哥哥。

是一名职业的蒙古摔跤手,据多多其木格介绍,巴图在当地摔跤比赛中,曾拿过不少奖项。

蒙古摔跤在蒙古语中被称为“搏克”,是蒙古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

历史上有记载大约是在十三世纪。

这种摔跤方式规定卧倒仍可以相搏,使对方双肩着地才算赢家。

因此,为达到这个目的,参赛者可以用各种手段去制服对方,发生伤残和死亡的事故也是常有的事情。

早在十三世纪时已经盛行于北方草原。

既是体育活动,也是一种娱乐活动。

所属在祭敖包和那达慕大会时进行。

近代方志记云:“肇自古昔,为蒙古最嗜之游戏,今则盛行于北蒙古,若逢鄂尔博祭日,则必举行此技,角者著皮革之单衣,跨长靴,东西各一人,登场而斗,以推倒对方为胜。族长及王公临而观之,授胜者以奖品,平时则其部之少年,集二、三人而行之。”

这说明蒙古人不但在那达慕和祭敖包时进行,而且在平时也三五相聚,搏击为乐。

蒙古式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摔跤比赛时,身穿铜钉牛皮坎肩“昭达格”,头缠红、黄、蓝三色头巾,脚蹬蒙古花皮靴,腰扎花皮带,下身穿套裤,脖子上挂着五彩飘带。

出场时,双方摔跤手挥舞双臂,然后互相搏斗。

蒙古式摔跤不分等级,采取淘汰的方式,决赛出冠军手、亚军手和第三名,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品。

这也是蒙古族人们称男人三艺中的其中一个。

通过巴图的介绍,蒋言才得知。

蒙古摔跤最受当地牧民的喜欢,也是人们最爱看,最激烈的比赛。

双方要开始比赛之前要高声呐喊,然后跳着鹰步舞甩开膀子出场,显得很有气势。

双方准备好之后,裁判发号施令之后,双方握手致意,比赛开始。

比赛过程中,双方各展身手,以扑、拉、甩、绊等技巧多的胜利。

比赛时不得抱腿,不得踢膝盖以上的部位,不得过肩摔、不准打脸、不得拉头发等,其中谁的膝盖以上先着地谁就为失败。

胜利的人要把自己摔倒的对手扶起来,以表示尊敬。

蒙古式摔跤与其他民族活动的摔跤不同,博克比赛是不受年龄性别和体重限制。

也没有时间上的限制。

博克确立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和谐的平等关系,也促进了蒙古族人民的欢乐。

经过与众人一阵的交谈,也算是彼此熟悉。

多多其木格这个蒙古族姑娘,性格开朗,长得很漂亮,但却有点像男孩子的性格。

从她的自我介绍中,蒋言得知对方曾经是一名旅行达人。

周游过17个国家,79个城市。

也曾当过平面模特,喜好各种运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