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或刘邦两人;换句话说,包括陈胜、吴广等人,甚至于与其并肩作战的萧何、韩信、陈平或英布诸人,也应该都不认识才对。
由于自己对楚汉争霸的历史印象不深,因此很难向张良说个明白,凌天只能双手一摊,无奈地道:“我们到长安后,或许可以找到史书,里面一定会记载到阁下的事迹,在下就不用凭着片断的记忆说明哩!”
张良闻言表示认同。
由于长安城是唐朝的都城,平时进出城门都要经过关防检查,何况是唐朝正与曹魏处于交战状态中;因此,为了安全起见,以防敌人间谍的渗透及破坏,使得长安城的城防更为严格,几达滴水不漏的境地。
张良与凌天两个没有身份证明文件的外人,想要堂而皇之地进入长安城是比登天还难;所幸两人身手不凡,尤其是后者刚学会神奇的御风术,要跃过十丈高的城墙是轻而易举的。
长安城内有东、西二市,是手工业和商业店肆的集中地;东市内有货财行二百二十间,四方珍奇皆有积集;西市内则是遍布经营珠宝、香料的胡商和蕃客,热闹繁华的程度达到塞街斥市的奇景。
走在大街上,看到摩肩擦踵、熙来攘往的人群,在在表现出长安城的热闹,远非昔日的大梁、临淄诸城可以比拟,使得张良眼界大开,而不得不承认自己是身处在另一个时代里。
两人走进一间嘉宾云集的酒楼,且故意选在客人最多的大厅堂位置用餐,期能从食客的闲话家常中,听到最新的话题,了解目前的局势。
习惯坐在地蓆的张良,生平第一次坐在椅子上,感觉相当新鲜,对他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至此,张良才尽去心中的疑惑,不但完全相信凌天的说法,更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天下的大势。
在几乎座无虚席的大厅堂里面,虽然包括食客交谈声在内的各种声响颇为吵杂震耳,却不影响张良与凌天两人的听觉;尤其是前者更是功聚双耳,想从喧哗纷杂的声响中,听到一些讯息。
果然人多的地方消息特别得多,张良与凌天两人边用餐边闲聊,也陆续听到一些有关唐朝与曹魏两国交战的消息,以及东吴和南宋间的传闻。
虽然消息片片断断不完整,唯两人约略可听出目前天下的大势。在唐军精锐尽出且兵力众多的双重优势下,驻扎于秦岭以南的魏军遭到严重的打击,张合、乐进等魏将仅能退守到山区,凭险峻的山势作困兽之斗;唯曹魏亦非一败涂地,至少在黄河南北各地仍有斩获,仍是中原地区的霸主。
另外,在东吴与南宋两国的状况,因为消息较少且不明确,两人仅可感受到东吴好像不太乐观,有节节败退的迹象。
将零零落落的消息吸收后,张良心中认定唐朝与南宋两个朝代和三国的争斗,占有先天上的优势;所以,认为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战争。
两人认为没有新消息可听,且已酒足饭饱,于是离开酒楼。
在有计画的建造下,长安城的所有街道是井然有序地遍布于城内每个角落,故有“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的妙喻。
看着张良默然不语地走着,显然心情相当沉重,使得凌天的心情亦受到感染,不禁叹道:“唉!我俩好像都来错地方了,来到一个不属于自己时代的空间,真不知茫茫未来要怎麽度过?”
对此,张良似乎没有生不逢时的感慨,亦没有颓丧失志的情绪,反而是神情愉悦地回应道:“当今天下之乱,实在不亚于战国时期七国逐鹿中原的情景;因此,只要我们能够认清楚局势的发展,在这个动乱不堪的时代里,仍是可以一展所长,你说是不是?”
凌天误以为静默不语的张良,应该是在感叹自己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时代,因而失去了人生奋斗的方向,于是自多作情的表达自己的看法;想不到,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令他感到相当地意外,竟然忘了回应后者的问话。
由于凌天没有如预期般的反应,反而让张良觉得奇怪,不禁安慰道:“凌公子,看开点吧!事实上,以阁下具有得天独厚的‘未卜先知’优势,要在当前的紊乱局势中出人头地,应该是一件轻而易举的的事。”
凌天闻言摇头苦笑道:“恐怕很难喔!因为自己知道的历史,已不是必然的方向或结果,而是仅供参考的故事而已,对大局来说没有任何帮助。”
对于凌天的说法,张良不表认同,洒然笑道:“凌公子,不要小看自己的知识;纵然时空异变,历史不会重演,唯人的个性却不易改变。”
的确,“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一点,凌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