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券这玩意后世人都没怎么听过,但是在眼下这个时代可是非常常见的玩意。*天*禧¢晓!税.网^ _已·发¢布+罪^歆+漳′结/
八一年杨庆刚穿越的时候,当时国家手里没钱,又要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到处需要钱,没办法,就用这种办法筹集资金,打算借企业和衙门的钱来搞建设。
国库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算利息的借条,只是这种借条可由不得企业或者衙门拒绝,每次一发行,都会由上级强制摊派下来。
很多单位每个月发工资时,单位的通告栏中都会通知当月单位发行国库券的总量还有每个职工会发到的国库券数量,通常是职位越高、收入越高的职工,被分配到的国库券就越多。
但是这玩意又不能当作货币流通,也不得自由买卖,需要五年以后才能承兑,可是让当时的职工恶心坏了。
毕竟到手就这么点钱,还要拿出一部分去买不能花的国库券,一家人过得自然会更紧张。
当时不少企业和衙门的人拿了国库券以后,便会偷偷以六折七折,甚至更低价格的把这些东西往外卖。
不过尽管是这样,但是收的人依旧很少,直到今年上面才放开了口子,在报纸上登记了七个试点地区,回收当时下发的国库券。
正常情况下,在当地收购国库券去兑换,其实挣不了什么钱,毕竟银行也不是傻子,当地的价格就在那里,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贩子和倒爷最多挣个辛苦费。
只有消息灵通的大佬,打听到各地方的国库券价格不同,通过低买高卖的手段,才有可能挣上一笔大钱。
只是国库券再不值钱,也是能折价当钱用的,所以想挣这一笔钱需要大量的本金,数百万的本金,这时候能有几个人掏的出来?
更别说兑换国库券还有各种要求,异地兑换还有可能被查被捉,一般人可没那么大的胆子。
要不是杨庆手上有运输队,有车有人又还有点闲钱,能够自己把这些钱运到目的地,恐怕杨庆也不敢打这玩意的主意。
毕竟当初衙门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的还是蛮充分的,这次开放的只有1985年和1986年下发的国库券,想靠这玩意发大财,可不是一般的困难。
能够抓住时代脉搏暴富的,基本没有几个,最多能挣点小钱而已。
要不是杨庆是重生穿越者,能从报纸上看出一点所以然来,只怕也挣不到这些钱。
不过根据杨庆自己的估算,这次的投机行为估计赚不了很多,应该只有小几百万,毕竟衙门和银行也不是吃干饭的。
这次自己这么大规模的调动资金,又不是那些小贩子和小倒爷的小打小闹,想要不吸引别人注意那是不可能的事。
估计等自己完成这笔交易以后,衙门和银行还有其他的倒爷,都会急速的改变自己的政策和倒腾国库券的方式。
这笔钱对于现在的杨庆来说不是很多,所以杨庆也没打算独享,而是准备在联合其他人分了这笔钱。
自己到时候打算联合其他厂子的管理层,一起联合起来出这一笔本钱,具体行动则是由运输队那边负责,到时候给司机们多分点,让运输队的队员和自己厂里的管理层都过上一个肥年。
自己得让这些人明白,跟着自己有肉吃,才能死心塌地的跟着自己。/零^点*看?书/ /哽¢薪\醉!全.
运输队可是关乎以后自己以后物流计划的,重要性不比现在的箱包厂和塑料厂差,自己可要好好维持。
这些年自己因为箱包厂和塑料厂的事,对运输队的关注的确少了点,所以这次得让他们占点便宜。
而且运输队这几年跑车走南闯北,也多多少少积攒了一些见识,知道什么地方能搞到这些东西,要是其他人,说不定还真没这个本事。
啥都不知道,就这样拿着大笔金钱去买外地国库券,那不是去发财的,那是去送死的。
这个时代不止有机遇,也有数不清的陷阱,没有知心敢交命的伙伴,敢做国库券的生意?
不要命了?
稚儿持金于闹市,会产生什么后果自然不言而喻。
杨庆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自然清楚怎么样才能稳妥,除了这些司机同志,杨庆还打算在江竹公社招一批有家室,胆子也比较大的社员村民一起干。
大家联手一起,把这笔利润吃下来。
“爸,你通知其他司机一下,我这边给大伙找了一个外快项目,看大家有没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