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多亏了您帮忙联系的水果商,村里的香蕉有了稳定的销路,价格也比在本地销售高了很多。
此外我们还和水果商达成了合作,今后村里的香蕉都交给他销售。
另外,村民们都很感谢您,一直让我有机会一定要当面道谢。”
王老先生摆摆手,语气谦和:“举手之劳而已,能帮到你们,我也很高兴。”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主要还是讲一些港岛的事,他说小小的一个港岛有三百万人口,每天消耗大量的食物。
他觉得林正阳他们村可以把香蕉之外的农产品卖到港岛去,那儿的价格更高。
这事其实林正阳有想过,但是他们村的土地太少,能形成规模农产品有限,目前他有想过几个,香菇、木耳这类可以在室内种植的农产品。
不过这会儿时机还不成熟,毕竟搞这些需要一定的投资。而村子这才刚刚好起来一年,口袋里的钱也没有鼓起来,不太可能会花这么多钱去搞这些种植。
林正阳没有把村里的情况说给王老先生,只是说他给的建议很好,一定会让他们村尝试看看。
不知道是不是农村出身,王老先生是一边吃,一边和林正阳聊内地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发展的机会。
林正阳听得认真,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两人相谈甚欢。
这时候林正阳感觉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交谈,自己和王老先生的关系应该不再是救了自己孩子的恩人和所救孩子的家属了。
他认为时机成熟了,就在之后的聊天当中提起了他爸的身世。
王老先生听完林正阳他爸林国进的身世后问道:“你们就没有想到去港岛找一找?”
林正阳一看王老爷子上钩了,叹了一口气说道:“当他然有想找,但是我们家也不认识港岛那边的人,几百万人怎么找?”
他其实今天约王老先生除了是向他表示感谢给他们村提供帮助外,还有就是想请他找一找在港岛的爷爷奶奶他们。
之前他的设想是明年知道姑姑的地址后再找过去,但是最近这段时间他想起了件事,觉得有可能能提前找到人。
所以才会在约王老先生的时候引出来。
只见王老先生被林正阳这么一说后,立刻问他:“小林同志,我在港岛三十几年,多多少少也有一些人脉,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试着帮你们找找看。”
王老先生如此上道,林正阳这心里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他还得矜持一些:“王老先生,这太麻烦你了,这事还是我们自己找好了!”
“别,小林同志,你可是我们家宝贝外孙救命恩人啊,帮找人这种事不足挂齿。这件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之后王老先生开始询问林正阳,有没有什么线索,像他爷爷奶奶的名字、年龄、出生地等。
而林正阳把自己所知道的消息都告诉给了王老先生,同时还把之前想到一个关键消息告诉了他。
这个消息就是他爷爷奶奶一开始来到港岛后为了生存,就在街头卖摆摊面食,而因为手艺不错,发展后面开了一家小面店。
林正阳记得小姑姑说过,过去就是爷爷奶奶靠起早贪黑卖面才把她养大的。
他还想起来爷爷奶奶的小面店招牌似乎是有一个“林”字。
招牌中有一个“林”字,卖的是北方面食,老板和老板娘是北方人,年纪有些大。以上都是比较显著的信息。
再将这种种消息这么一结合,还真有可能在几百万人当中找到人。
时间过得很快,在两人边吃边聊中,转眼间已经到了下午四点钟。
王老先生看了看手表,笑着说道:“时间不早了,今天聊得很愉快。小林同志,港岛那边我会找朋友问问看,一有消息就立刻通知你。”
林正阳站起身,恭敬地说道:“谢谢王先生,这事就麻烦你了。”
王老先生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这有什么麻烦的,你爸是战斗英雄,我很愿意战斗英雄找到失散的家人。”
最后,林正阳一直把王老先生送到饭店门口。
到了饭店门口,王老先生停下脚步,拍了拍林正阳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小林同志,下次有空来省城,记得来家里坐坐。”
林正阳微笑着点头,目送老先生进了饭店,才转身离开。
重新回去结账的时候,林正阳站在柜台前,看着账单上的数字,心里不由得一阵心疼。七八个点心加一壶茉莉花茶,竟然花了他25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