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
几乎每一天,【高粱稻】都在带给林觉震撼和惊喜。
第2天,全部芽株达到10厘米高。
第13天,达到一米。
这个高度,换作一般的水稻,已经是成熟期的高度了。
【高粱稻】的植株,不仅没有停止生长,反而越长越快。
第15天,所有【高粱稻】植株高度均超过1米7!
除了高,【高粱稻】植株干茎也非常粗,最粗的直径甚至达到3厘米。
叶片,更是比手巴掌还要大。
林觉也总算是知道,为什么系统会为这种水稻冠以一个【高粱稻】的名字。
在在此刻,林觉放眼望去,这哪是水稻,完全更像是一片高粱。
第18天,【高粱稻】开始结穗!
第22天,抽穗开花!
第25天,开始结实!
第30天,结实颗颗饱满!
第43天,试验园里,已经是一片金黄!
这已经是【高粱稻】已经成熟的迹象。
见此,林觉将毕业设计的论文资料,整理了一下,走出了试验园。
这一段时间,林觉几乎每天都是投身在试验园中。
虽然,系统提供了完整的关于【高粱稻】的研究资料和数据。
但看过了那些资料,林觉发现,这里面的很多理论和数据,对于这个世界的农业水平而言,简直太超前了。
虽然,自己可以借助系统进行理解和领悟。
但如果直接拿出来,用来交论文,恐怕即使是目前国内水稻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泰斗,也会像是天书一般完全看不懂。
所以,林觉更想通过自己的领悟和记录。
让自己的论文,显得更容易理解一些。
当然,林觉也是未雨绸缪罢了。
这次的林觉准备的论文资料,只是【高粱稻】从播种到收割的培育过程,而不是【高粱稻种子】的育种研究。
完全是林觉全程观察记录,再结合对系统论文的领悟撰写而成。
为了撰写论文,林觉除了回了几次宿舍,哪里都没有去。
因为没有刻意去炒作。
林觉毕业论文被鸟吃而引爆的热度,也没有持续多久。
现在,农大已经没有人在谈论这件事。
因为已经临近毕业答辩的时间,现如今整个学校,都弥漫着一种为毕业设计和论文奋力拼杀的紧张和压抑气氛。
林觉此行的目的,就是去院办提请毕业设计初审。
【高粱稻】即将成熟。
在收割前,必须先向农学院提交毕业论文的初稿。
并且提请院里的老师前往试验田进行验收,验证毕业论文的数据。
验收完后,才可以进行收割,继而完成毕业论文的终稿!
这个模式,是农学院的特色。
很快。
林觉就来到农学院的行政楼。
上一次林觉来这里,还是碰到许清怡那次。
不过,林觉知道这一次肯定是碰不到许清怡的。
因为许清怡这段时间回帝都了。
蜗居试验园种植的这段时间,林觉并没有断了和许清怡的联系。
先是许清怡电话问了几次林觉重新种植毕业设计的情况。
而林觉借着感谢的机会,也约着许清怡吃了一次饭。
闲暇的时候,也分享一些有趣的文章和笑话……
两人的关系比之前,亲密了不少。
随着接触,林觉也十分享受同这个外冷内热的老师的相处。
不过,林觉也没有着急攻城拔寨。
秉承着徐徐图之的宗旨,稳步推进!
初审申请需要先提交给指导老师审核。
所以林觉直接找到了指导老师李金国的办公室。
不凑巧的是,办公室门虽然打开着,但李金国却是不在。
不过这也不碍事,李老师早就发了通知,他不在的话,把资料放在他办公桌上就好。
林觉当即把初审申请和论文初稿都放了下来,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走出办公室的时候,正巧遇见几个育种班的同学,林觉笑了笑,算是打过了招呼。
几个同学也是点头回应。
只是在林觉下楼之后,才陡然有人反应过来。
“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