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读醉水浒传 > 第15章 林冲——一个武艺超群的普通人

第15章 林冲——一个武艺超群的普通人

林冲是《水浒传》最著名的英雄之一,我觉得他应该是英雄里面的“普通人”,就像金庸的《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是一个武艺超群的“普通人”。看《笑傲江湖》,会发现金庸写了两个人物作为对比,令狐冲和林平之,令狐冲是有主角光环的,林平之就没有,林平之落魄江湖,当年的少爷要被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轮番羞辱,被岳不群狠狠毒打一遍,然后就是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可悲又可笑的是如若自宫,未必成功,林平之太急躁了,一激动,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情况。林冲是在体制内岁月静好的人物,有人说林冲的思维方式按照博弈的角度看,就是放长线钓大鱼,非常擅长延迟满足,就像水泊梁山最后似的,征方腊就是一种博弈,然后得一个封妻荫子,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投名状。

林冲的确和鲁智深完全不一样,林冲处处都忍,鲁智深啥也不忍,不管啥事儿,干就完事儿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就像我看《红楼梦》,每一个人物形象的典型症状,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只是占据上风的是哪一类,显然普通人更接近林冲。鲍鹏山老师说林冲一生就是一个“怕”字,鲁智深一生就是一个“不怕”,我觉得有道理,佛法说“颠倒恐怖梦想”,主打一个“恐惧”,但是究竟怕什么呢?怕失去岁月静好的生活状态吗?可是那个状态随着生老病死终究还是会失去,只是林冲感觉也值了吗?如果现在就失去,万万不能接受,他有滋润的小生活,貌美贤淑的老婆,还有闲钱满足自己的小嗜好,的确是觉得人间值得,我喜欢的佛学老师讲过一个她朋友的故事,老师这一生经历过颠沛流离,疾病痛苦,虔心向佛,即使下一辈子有福报博得一个“封妻荫子”,她说也再不想轮回下去,她朋友相当不理解,因为她朋友一生就是岁月静好,年轻的时候看《鲁豫有约》,采访过一个嘉宾,这个姑娘活了三十几年从来就没有碰过钱,我喜欢的佛学老师也是一样的情况,年轻的时候家里富裕,她想要什么,没有不满足的,可是一夜之间,没了父亲,以后的日子,也是不碰钱的日子,赚来了直接还债,其实这人世间就是大千世界,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所以我对人类眼中的博弈论,就特别怀疑,如果看不到大时代的走向变化,就是赌博一样吗?显然林冲赌输了。

高衙内调戏林冲老婆,林冲拳头都准备招呼了,一看到是小衙内,自己先手软了,普通人就是有一个致命的本领,就是有本事把自己拿捏地死死的,也有力挽狂澜的控制自己的力道,这是属于林冲的博弈,林冲的筹码并不是主动选择的,是被高衙内一方一次又一次地支配出来的,不可以小看小人,小看了小人,我觉得只能说明自己也是“小”人,小人擅长看到幽微之处,想起周德东的恐怖小说,总有一个毛毛虫的形象,毛哄哄的小软体,偏偏拥有一双大大的眼睛,那双眼睛冷不防地都会吓死人,如果说博弈论,林冲是一个不十分合格的参博选手,人家计划周密,紧锣密鼓准备和他博一把,他能把这事几乎忘了,颇有大将风度,然后满足了自己的小嗜好之后,还能“不计前嫌”想着和高太尉比刀,鲍鹏山老师说这是君子“大”意,就不当个事儿了,我发现我就是“小人”,调戏我老婆的是我的顶头上司的儿子,然后还挑唆我看中的朋友设计我,我是没能耐,可我有气性,实在是憋屈,这样的话,怎么可能岁月静好?咋滴也得像秋菊打官司似的,好歹给个说法吧?实在不给说法,也得和自己要个说法吧?

这段描写其实非常典型,体制内的大多数都是有些“官僚”习气的,特别会按“规矩”做事儿,白虎节堂是禁地,林冲是知道的,可是禁地和规矩是死物啊,高太尉才是老大的活物,他有命令,要林冲进去,林冲自然要习惯性听令嘛,军队的特点,军事化管控的后遗症,占领思维高地的是听令服从,林冲的这种反应,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几乎就是一种“固定”反应,条件反射,就像人家是一个开罐器,咱们就是一个罐头,人家一拿开罐器,咱们就全抛一片心,我觉得这样的林冲,没有资本谈博弈。

林冲是非常非常典型的人物形象,我们普通人看鲁智深,武松,宋江,可以共情的部分很有限,可是看林冲就可以共情大部分,仅存的一点血性,就刚够砸陆虞侯的家具,根本无法救自己,不要说家人,这种以权力笼罩一切的余毒至今还在,有人的地方,就有这种东西存在,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家庭还是如此的,把权力意识带到家里来使用,家人也一样面临着水浒世界的选择,像王进一样逃避,像鲁智深一样面对,像武松一样找机会求和,还是如林冲一样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