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苏两军停战,以及奉军成功收回中东铁路控制的消息。
经过几日发酵。
很快便传入到奉军军士,以及民众耳中。
这对于三省人民来说。
无疑又是一剂强心剂,注入了不少的信心。
从冯庸大学出来的教导员,在战斗结束后,再一次下乡,下村庄,传递民族气节的思想。
与奉军停战后。
苏军大部队经过长途跋涉,也是全部抵达西线战场,正选开始与白俄交战。
仅一天。
当苏军两大军团就将白俄军打了个落花流水,全线溃败。
苏军在北面战场奉军手里了不少打。
本就憨着一肚子火。
再遇上整件事情的始作者,自然毫不手软,
秉着教训不听话的小弟,一定要打疼的心里。
两天便直抵首都。
根据苏军放出来的消息。
苏军枪了,包括托白俄将军马舍夫斯基在内等主谋,整整36人。
这件事情才算暂时告一段落。
只不过。
白俄算是彻底要经受一段,苏军的折腾了。
7月底的最后一天。
奉军突然宣布,在三省境内开始推行【日籍人管理法案】
并且成立全新日籍管理处。
至于人选。
张万铭倒是想起来了一个,特别合适这个位置的人选
那就是。
曾经直系的军阀首领吴沛福。
说起吴沛福,也算是军阀混战时期当中,比较耀眼的一颗璀璨之星
民国元年起,历经十年达到为直系军阀。
谋得半壁江山。
随后在第一次直奉大战中声名起,让奉系军阀败北在山海关之外。
在之后的两年,吴沛福权利达到顶峰。
民国十五年。
张老帅和吴沛福京城密谋,组建联合政府,企图南北齐下共分天下。
但最终。
在二次北伐中,兵败如山倒
张老帅被打的退出京津地区,退后山海关之内,回到三省后方修生养息。
可吴沛福就没有那么好运了。
相对奉系。
直系并没有如同三省一般的坚固后方,更没有犹如天险的山海关。
最终。
吴沛福所率领的直系军阀彻底溃败,本人也是率领残部,逃到了川渝,寻求川渝地区军阀底护
胜败乃兵家常事。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已经是屡见不鲜。
并不新奇。
但吴沛福这个人,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吴沛福此人。
在后世评价好环参半,有说同汪天汉好头子没有两样,也有说大有抗节,不愧英雄,难能可贵。
具体如何评价,皆在分人分事。
但有一点不置可否。
24年成为首次亮相美杂志周刊《时代》封面第一华人。
并且。
被美评价为,比其他人最有可能达成统一的军阀。
足可以见。
不仅是国内当中,哪怕是在那时的国外,对于吴沛福也是有极高的评价。
吴沛福虽是秀才出身,弃笔从戎。
但深明韬略,长于治军,故其所部,操练勤奋,纪律严明,绝非他项军队所能及。
这倒不是重点
也并不是张万铭惜才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从满洲国一路走来的吴沛福,对于日军深恶痛绝,恨不得生食其肉,喝其血。
张万铭要的就是这种人。
虽然吴沛福已经是大势已去,但骨子里肯定还流消着霸道和高傲。
日籍管理处绝对是一个烂摊子。
必须有镇得住场子的人,否则各种压力接郵而至,早晚会忙的焦头烂额。
应对日籍人可不是个轻松活。
还有可能要应对关东军,或者是日军官方部门的压力。
所以说。
对日军深恶痛绝,又经历过刀山火海,户山血海的吴沛福,就是最佳人选
当然。
吴沛福作为曾经的直系军阀首领,肯定是有自已的骨气。
但没有关系。
张万铭有把握,让吴沛福心甘情愿的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