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听主公曹操之言,戏志才等一众文武下属,俱都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却是如此啊!吾等亦想见识一下,后世一千多年的王朝,会有何等昌盛繁华。”
“也不知那个时候的王朝,是否还有异族之威胁呢?”
语落,众人再度抬头遥望向东海之滨。
在看到于谦各种为民考虑的行为,曹操不由得赞叹出声。
“这于谦,果真是一个为民做主的好官啊!孩
“若我曹操下都是于谦这等好官,何愁天下不定?”
曹操刚说完,自光陡然一凝,随即冷道:
“又是宦官掌权,这大明王朝所谓的英宗朱祁镇,竟如此不智?”
“他难道不知道,大汉王朝沦落到今日境地,也有宦官的一份功劳嘛?”。
“他这个后世王朝之君,怎能不吸取前人教训,再次让宦官弄权呢?
曹操一脸的不解之色。
显然十分想不通,后世一千多年的大明王朝皇帝,为何不吸取前人教训,掌权之后依旧宠幸宦官。
甚至让那宦官王振的威势,达到了朝廷百官入朝奏事,都得向他供奉金银财物不可。
于谦这等清廉正直的官员,因为不愿向其屈服,竞还被其肆意关押、判刑。
若非万民上书,于谦非得被其害死不可。
越想,曹操心中怒火越盛。
无关其他,只是愤怒这后世之君,竟如此不智。
曹操话音刚落,他的军师戏志才,便一脸凝重的说出心中猜测来。
“主公,依属下观之,这大明王朝的难,恐怕就是因这宦官王振所起啊!
“这不会吧?”
闻听军师戏志才之言,曹操一脸不可置信的诉说起来
“这后世皇帝朱祁镇,就算再不智,也不至于让王振这样一个宦官,给大明王朝带来灭国危机吧?
然而说着说着,02曹操的语气也是有些不自信起来。
的确,单靠一个宦官,是不可能让一个王朝覆灭的。
但若是还有一位惠蠢至极的皇帝,给宦官做后台的话。
那似乎就有可能了啊!
想到这里,曹操心中微沉,双目再度死死的看向对比金榜
他曹操倒要看看,这大明王朝的危机,是不是那宦官王振,及英宗朱祁镇带来的。
若真是如此,那大明王朝的先帝,可真不会挑选继承人啊!
选出这样一个废物玩意当皇帝。
真是大明王朝的不幸。
与此同时,东汉天下各路诸侯的反应,亦如曹操一般。
完全理解不了,朱祁镇这个一千多年的后世皇帝。
为什么会不吸取前人教训,亲政掌权后依旧是宠幸宦官。
若是说当时的大明王朝,有着权臣把持朝政的话,他们还能够理解
但观对比金榜演化,那时候的大明王朝,并没有权臣把持朝政啊!
如此一来,明英宗朱祁镇宠幸宦官王振的行为,就让他们感到十分不理解了!
而在不理解的同时,各路诸侯也是瞬间猜想到。
那于谦再续大明国运两百年,这其中发生的危机。
该不会就是那宦官王振,和明英宗朱祁镇弄出来的吧?
怀瑞着满腹的疑问,各路诸侯纷纷抬头看向东海之滨的对比金榜。
他们倒要秋一秋,这于谦是如何替大明江山再续两百年国运的。
在各路诸侯聚精会神的注视下,有关于大秦安国侯于谦的信息内容,继续在对比金榜上浮现而出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草原瓦刺部族首领,也先率领胡骑南下,大举进犯大明王朝边境】
【然大明王朝开国不到百年,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明宣宗朱瞻基..尽皆能力斐然的明君,使得大明王
朝国运昌盛,兵精粮足
【区区草原瓦刺部族的进犯,自是不被大明王朝放在眼中】
【谁料值此时刻,明英宗朱祁镇竟听信宦官王振之言,要御驾亲征瓦刺部落】
【于谦为首的百官虽多有劝谏,然明英宗朱祁镇一意孤行,毅然决然的率领大军五十万,御驾亲征瓦刺部落,留于
谦在京都,主持兵部工作
【同年不久,御驾亲征的明英宗朱祁镇,因多次听从宦官王振逸言,让五十万大军首尾不能相顾,十分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