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不施展法术强攻,真的能打得像南京?
苏滨觉得可能得画上一个问号了
南京的城防实在是太坚固了,即便是大军百万也不可能轻易拿下。
何况朱只有四十多万的部队。
但是一时半会除了强攻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苏滨回过头看着南京高大的城楼,略显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还真是麻烦啊.
不过想一想,便又觉得没什么。
现在打到南京也是该遇见一些阻碍了。。
而且该怎么说呢。
现在才遇见这样的阻碍其实算是运气-很好。
试想一下,朱允若是早一点成长起来,有现在这样御驾亲征的勇气,恐怕这一路上即便有他的术法相助,想要打
到南京也绝不会和现在这样顺利。
“希望待会的攻城能顺利吧。”
苏滨小生的嘀咕,这话虽然是这样说的,他心里其实也很清楚,不可能顺利。
所以已经参考着历史之中诸多战役,思考起了强攻情况下无用备选的策略
苏滨在后方思考的时候。
朱棣来到中军,大声地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得到了朱的命令之后,包围在南京城附近的明军立刻开始了动作。
首先是那些全副武装的步兵,大吼着全力发起了冲锋,乌决决一片,兵锋直指南京城。
与之前李景隆进攻顺天府的时候情况有所不同。
朱棣的兵力主要集中在北城门这一块。
其他三个方向,尤其是南面没有安排太多的兵力。
以城内那20万大军的力量,即便是军心再散也能轻而易举的冲出去。
这倒不是朱疏忽,而是他故意为之。
华夏兵法之上向来讲究围三阙一。
“围三阙一”又同“围师必阙”。
是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
其中的“阙”,乃是“缺口”之意,意思是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四面合围敌人,不留一点的空隙,敌军逃无可逃,便只能殊死反抗。
而之前也提过好几次了,古时候的城池是济南攻陷的,若是别人被逼的决定要鱼死网破,攻城的一方肯定会付出重
大的代价。
相反,如果故意留一个缺口,就可能使敌军指挥官在逃跑还是死战之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使得敌军士兵斗志渔散。
并且那一个缺口也不是白留的,围城的一方,往往都会提前在那个缺口外面的必经之路上设下重重埋伏。
不过,这一朱留了缺口,但没设埋伏。
因为只要拿下南京城,整个大明的江山便是他的了,朱允不会有翻盘的机会。
与其设下理伏,倒不如直接放让他们离开,事情过后还能彰显自已的仁德。
扯远了,话说回战场之上。
呼呼呼!
只听一道一道重物破空之声响起
燕军阵前,抛石车将巨大的石块投向了南京城墙之上
弓箭阵之中的弓箭手也没有闲着,他们纷纷挽弓,在空中编织出了一道箭雨构成的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