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一声接着一声,一句接着一句,每一句话都掷地有声,有力。
如雷龙一般,在朝堂之中如天雷一般炸裂。
声声都直击人心。
这一刻所有人都起了头。
刚刚那些默不作声的人,想着背叛的人,想着投诚的,心怀鬼胎的,基本上全部都抬起了头,眼睛微静,满脸的
异之色。
他们无不是町着朱允看。
被他刚刚到话震惊的无以复加。
这些文武大臣之中,除了李景隆那些狼心狗肺之人,其实大多数都是有一些心气的,都是满腹经纶的,都与方孝孺
那样,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他们之前为何会表现的那么沉默,甚至想着要去倒戈朱,是他们贪生怕死吗?是他们的理想被官场完全腐蚀了
吗?其实并不是的,古时候的人,除了那些跪舔蛮夷的软骨头,大部分其实都相当的有骨气。
就好像一直被后人所病,不起,轻视的弱宋,也有着辛弃疾文天祥那样心系天下的民族英雄,即便是在宋朝即
将灭亡的时候,满朝的文武官员土大夫,下跪投降的一个都没有,他们之中有六七成全部弃笔提刀,势与元朝的子不
两立,最后面全部以身殉国。
其中以文天祥最为后人所敬仰,他在五坡岭被俘,押至元大都,被因三年,屡经威逼利诱,当时的他只要愿意松
口,愿意叫一声下,他便能拥有者位极人臣的地位,然而他仍誓死不屈,最后方才被杀。
虽然说从来都不会缺少汉奸,但华夏人向来都是有骨气的,无论是到了多么危难的时刻,即便是五胡乱华,即便是
百年风云,也永远不会缺少愿意为国捐驱,匡扶社稷,救黎民百姓于水火的伟人。
这便是华夏,故而在这大明之中,又如何可能人人都贪生怕死呢?
他们并非贪慕虚荣,他们只是对之前的朱允失望了而已。
堂堂皇帝,一国之君,却是那么的儒弱,那么的没有主见,被远在北平的一个逆贼吓的连龙椅都坐不稳。
这样的人真的配当大明王朝的君主吗?真的配作为太祖朱元璋的继任者吗?
这次,起兵的是燕王朱。
这算是大明的内乱,不论如何至少不会随意的屠百姓,但如果下一次来的是北元呢?
北元的残党,如今也依然拥有着数十万的军队!
远远会比燕王朱要更加强大。
他们若是南下入侵中原,朱允如果还和现在这样,那么华夏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
他们嘴上虽然不说,但心中其实对朱允已经失望透顶,与其拥戴这样的一个君主,倒不如去支持一个有雄心壮志
的藩王。
反正都是老朱家的血脉,总比将来被北元揉虐要好吧?
他们简直都不敢去想,万一中原的大地再一次被蛮夷践踏,他们百年之后应该如何去面对九泉之下的太祖朱元璋!
但就在刚刚,他们全部都惊了。
他们忽然发现,这个扶不起的阿斗似乎变得不一样了起来。
变得像是一个君王,变得像是一个王者,他那儒弱淼小的身躯,似乎已经能托起整个大明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