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周恒,三十三岁,未婚,现在某保险公司上班,是一名销售主管,带着一个十多人的团队。
“昨晚九点到十点之间,在距离住处两百米外的枫树南路遇袭身亡。致命伤是后脑位置,凶器在第二现场找到,为
支木柄的羊角锤。”
“经过简单比对,确认羊角锤圆形锤面,和死者伤者大小吻合。
“进一步的结果,还需要技侦那边给出报告。”
“另外,从第一案发现场,到第二现场,距离一百多米,户体被搬动过。在结合死者的身体重量,以及伤口位置偏
头顶上部。”
“可以推测出,凶手应该为男性,力气较大,身高很可能在一百七十五到一百八十五厘米之间。
“凶手和死者的关系,不清楚。”
“是否仇杀?还是为情杀人,也不清楚。”
“目前综合之前的二大队的结论,暂时定性为随即杀人。但我们不能被随机杀人这个定性,给束缚住了,绝对不能
先入为主。”
“因为,凶手选择的时间,看起来似乎有规律,但并不能完全确定。”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那就是,凶手行凶的时候,很可能会选择雨夜。
“原因大家都知道了,一个是之前没有受伤的白欢,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周恒,两人都是在雨夜遭到袭击。
“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描绘出区手的基本特征。
“男性,在雨天这种特殊天气里,很可能遭遇过人生变故。身材健壮,力气不小,很可能从事体力劳动,或者某种
技术类工种。"
“另外,注意,凶手从事的工作,很可能会用到羊角锤这种工具。
“因为,一般来说,区手行凶的时候,除了激愤杀人外,在准备凶器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自已熟悉的工具
听着王染诚的分析,李明珏和手下的几个中队长,连连点点,显然非常认可王染诚后面的推断
特别是对凶手进行的心理侧写,更是让李明珏佩服不已。
短短几句话,虽然凶手的形象依然不算明晰,但大致的形象却出来了。
而这,还是在掌握的信息并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掌握更多的材料,应该会有更详细的侧写结果。
“照淳,让你联络气象台,结果怎么样?”王染诚说完后,喝了一口水,看向文照淳问道。
“头,气象台说,预计最近的一次下雨是在明晚,而且从明晚开始,接下来的几天内,夜间都会有雨,预计雨最大
的,应该在后天晚上,中雨!”
“知道了。”
点点头,王染诚看向李明杨天成等人后,继续说道:“大家都听到了,我们要假设,下一次凶手作案的时间,就
在明晚,所以,我们的时间非常紧。”
“经过枫树南路的车辆信息,以及周围监控,区手出现的时间,还有,特别是死者周恒的情况。”
“他应该一直没有掩护自已的行踪,从公司到家附近这一段路的监控,将他找出来,然后标记清楚。
“这些事,包括对经过枫树南路的车主信息的调查,由二大队负责。
“老杨,你带人去走访周恒工作的单位,调查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