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大明之崇祯拒绝上树 > 一百四十七 向前进

一百四十七 向前进

,把脉后摇头道:“不行了,准备后事吧。”

“娘~”孙小大一声惨嚎,一家人哭作一团。

“好…好…的……”老娘嗫嚅着吐出几个字,闭上了眼睛。

“行了,生死有命,埋了吧。”孙五叹了口气。

已经有军兵奔过来。

提着锄头铁锹。

“无需各位军爷辛苦,小人自己来。”孙小大说道。

“以后都是同袍,无需客气。”诸兵帮忙把人抬到路边,开始挖坑。

已经竖了十多个坟头,只有两座坟前插着木牌,余者一无所有。

没有黄纸,更不会有祭品。

无需三五年,这些坟头就会被磨平,再无半点痕迹。

不要说棺材,甚至草席都没有,但是坑深六尺有余。

若非军兵帮忙,孙家人真挖不了这么深。

没办法,怕有人盗尸取肉,只能深埋。

孙小大领着婆娘与兄弟姐妹磕了头,起身要走。

孙五犹豫片刻,从怀里掏出几粒麦,埋在了坟前,轻声说道:“娃他娘,下辈子投个好地方,不要来这了。”

一家人抹着眼泪继续赶路。

二十里是定死的,赶不上就吃不着饭。

大概家里刚没了人,孙小大忽然发现路边的新坟头很多。

三五步就能看到一座。

“早知道这样,还不如留家里呢。”孙二大忿忿地说道。

“留家里等死吗?那片草甸子已经吃完了,你去吃土?”孙五呵斥道。

他们一家运气好,发现了一片盐碱地,里面种不得庄稼,却有野草根。

虽说苦的要命,终究是能活命,但是这么长时间,草根挖完了,天又不下雨,不走就只能等朝廷赈济。

朝廷没有余粮。

官府说的很明白,参与修河的才有钱粮。

但是天不下雨,任凭延水挖成了延井,也只能浇灌左近半里,连河滩都出不去。

其他的小河流都干涸了,只能打井汲水,一口井浇亩把地而已。

大多数地方,连井都没水。

熬不住了。

死在路上,是命不好,继续走下去,终归会有活路。

中午时分,一大家子到了临时休息点。

闻到香味,一家人精神一振,不由自主加快了脚步,同时掏出了碗。

朝廷统一配发的碗,约莫人脸大小。

端着碗到了队伍后面,肚子咕咕叫,却不敢插队。

看多了插队被撵出去的,都很自觉。

到了自己,孙小大弯腰说道:“多谢公公赏饭。”

“陛下圣德。”汤西文纠正道。

“陛下圣德。”孙小大跟着改口。

四百余个点,都有宫里的太监驻扎,为的就是保证粮食确实进了移民肚子里,而不是落到了某些人的腰包里。

公公们不一定靠得住,还有御史、户部、地方官府、京营交叉监督。

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花了百八十两买通各方关系,正准备伸手时,咦,人呢?

换了。

五天轮换,就看你能收买多少吧。

当今可不是个好脾气,说杀全家绝不会留下一条狗。

这些事,移民不知道,也不关心,还是碗里的粥香。

米麦杂粮熬制,插筷不倒,加油盐,里面的绿叶是番薯叶,用于补充维生素。

滋味一言难尽,一人一碗,勉强维持体力。

顷刻间,孙小大把碗舔的干干净净。

“相公,我吃不完,给你分一点。”媳妇于二娘说道。

为了能迁移而临时结婚,不要说婚礼,甚至还没来的及同房,但是于二娘已经进入了状态。

孙小大把碗塞进怀里,说道:“饱了,你们快点吃,我去灌水。”

一人一竹筒水,半斤的样子,足够路上饮用。

继续赶路。

路很远,总能走到头的,安顿下来就有新生活。

安位对新生活毫无期待。

距离京师越近越绝望。

不管皇帝给什么官,哪怕是藩王,都不会比土司舒坦。

世袭罔替,军政自治,生杀予夺,完全就是土皇帝。

忽然,连绵不绝地“万岁万岁万万岁”响起,安位掀开窗帘一看,秦良玉正向一年轻人行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