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其实还真有点想法。
今年姜沅蔓总往礁石村买鱼虾去,和王家的走动就密切了起来。夏天那会儿豆角子下来的时候,姜沅蔓没少往家里拿海蛎子,都是窈娘去赶海弄回来,叫姜沅蔓拿回来打卤用的。
用豆角子做打卤面的卤,再放点海蛎子肉里面,那绝对是打卤面最经典的卤子,能鲜掉眉毛。
王氏虽然没见过现在的窈娘长什么样子,但是不耽误当姑姑的喜欢侄女,也将侄女当做选媳妇的第一人选。
但挑儿媳妇这种事情,也不是她一个人就能定下来的。就是有人选了,也得问问姜万地,还得问问公婆的看法呢。
王氏更是还想问问姜墨的想法。
是以她虽然有些惦记窈娘,但没着急说,而是先试探小老太的看法,小老太这段时间压根就没想过姜墨的亲事,还是那句话,着啥急呢对不对?
但是对着儿媳妇,话却不能这么说,小老太笑道,“大郎的媳妇儿可得好好挑,毕竟是家里的大哥,要是媳妇儿选的不好,以后他们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怕是就要远了,那可不行。”
“你看咱们家现在,整日里谁都高高兴兴的,这么多年,咱一家子勒紧裤腰带过来的,但是从来也没瞧见红过脸起争执的,远的不说,就咱山前村,谁家还没有一窝子打破头的?就老二那个一干活先找地儿拉屎的懒货,日子过得这么舒坦,都是你这个长嫂肯容人,度量大!”
“我这辈子啊,最自得的,就是挑了你们妯娌两个好儿媳,所以说大郎和二郎的媳妇儿,你和玉娘更得瞪大了眼珠子好好挑了!这儿媳妇挑的好了,当婆婆的才有福呢!我反正是个最有福的老太。”
一番话说的王氏心里美滋滋的,晚上躺在炕上,就着月色瞧姜万地脸上的褶子都那么顺眼,“这两天可有好些人来找我问大郎的亲事,你可有个什么章程?”
大郎?
姜万地还正满腹的心事呢,他已经连着三天傍晚回家的时候遇见住在村长家的那个少年郎了,原本他还没多想,结果今儿两人多说了几句话,他略微有些咂摸过味儿来了。
他闺女遭人惦记了!!!
“啥,你说程家那小子看上咱家初霁了?”
“小点声!”王氏的惊讶的反应叫姜万地不是很满意,有什么可惊讶的,他程家不就是有点儿地么,咱家现在也有啊!
“程家的那个,那可是个读书人!”王氏这么说着,脑中忽然一闪,一下子明白过来了点啥,“我说这几天老五媳妇儿咋老说儿女大了,要操心婚事了,我还寻思桃花不都定亲了,她眼前也没什么可操心的,我还寻思她是想把谁说给大郎,在我这试探口风呢!”
结果没想到是惦记起初霁来了!
王氏说着又为自己的迟钝觉得好笑,“我可真是!只是程家那孩子不是读书很好,竟这么着急定下亲事吗?可别是老五媳妇儿剃头挑子一头热!”
老五媳妇儿,说的就是村长姜九爷的儿媳妇。
“读书很好这话,你才不要尽信。”姜万地哼了一声,“任谁家送了家里的儿郎去读书,都会说读的很好。只是到底好不好的,还得能考了功名才是真的好。”
“程家那小子,眼神太活,我不看好。”
姜万地抬手摸了摸王氏的肚子,叹了口气道,“肚子里这个是个小子吧,闺女实在操心!初霁性子软,给初霁挑人家,得要家里简单和乐的,别的那些,凭他是读书人还是家有良田千顷,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