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姜万年已经回来了。
两人一天都没在府城多待,考完试就回来了。原本小老太和姜大喜还琢磨呢,今年中秋估摸兄弟俩得在府城过了,要知道在府城考试呢,考完了一般都会在府城等着放榜看看结果再回来的,虽说初五就考试了,但是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放榜呢?
叫人没想到的是,初九两个人就回来了!
姜万年冷静从容的很,“在府城多待一日,便多耗费一日的银钱,连喝口水都要耗费银钱呢,有这几日花销,留着做什么不好?何况若是中了,放榜后自有县里来家里通知,左不过多等几日。”
“就是我在府城里先得知了消息,回来的速度许是还不比县里来家里通知的快,那我何不回来。若是中了,自有家人在旁,一同开心。若是不中,大哥也不是个会安慰人的,在家中守着你们,才不会叫我伤怀。”
“去去去!瞎说八道什么,必是会得中的!”
在姜万年去考试之前,小老太和姜大喜从来不提希望姜万年得中这件事,但是考完了之后,两人毫不避讳希望孩子得中的心愿。
这几日姜万年在家中待的很是惬意,除去给孟夫子送了八月十五的节礼,再也没出过山前村。每日里不是和姜大喜姜万地下地去瞧瞧庄稼什么样了,就是逗逗猫狗和申公豹,再要么就坐着看姜沅蔓烤月饼,捎带手的顺一个偷吃。
真就是安安稳稳的等成绩。小老太银钱都准备好了,预备着叫姜万年拿着去县里会友的,结果人家压根就不去县里。
这会儿姜沅蔓扒拉着算盘,嘴里念着数儿,姜万年低头计数,这一会子了,愣是一个字都不带写错的。
姜沅蔓认她二叔记得那账,认字认的眼睛疼,特别是好好的一张纸,规规整整的叠好放怀里揣着不行么,人家不,非得是一团的形状,那纸都揉的皱皱巴巴的,学渣属性暴露无疑。
再低头瞅瞅小叔那字,认真品评的话暂且先不说,就只一眼看过去,就叫人舒心不已,那叫一个漂亮!
“按着二叔记得账,这段时日一共是卖出去了两千六百个月饼,五百文一个,要的多的给了人家便宜,一共应该是一千零五十六两。”
姜万年嗯了一声,姜沅蔓又继续道,“现在还有三百两没拿回来。家里的银钱方才数的是,银裸子碎银角子这些加一块儿是一千零五十五两八钱另一百九十九个大钱儿?”
嗯?
这就不对了!
姜沅蔓盘腿坐在炕上,身旁是一小堆一小堆的银块银角子,她肃着小脸儿和同样拧眉的姜万年对视了一眼,叔侄俩异口同声道,“再算!”
今儿看看评论,评论数量多的话,咱加更呐?
随着天色渐暗,小院里饭菜的香气也传了出来。
还是那句话,今年年景好,且家里进项也多,日子眼瞅着这不就好起来了,八月十五中秋,小老太很是舍得的准备了一桌子菜。
小笨鸡,红烧肉,炸圆子,炖大花鲢,大肘子,四喜丸子,烧猪头,还有姜沅蔓张罗的烤鸭子,反正一大桌子琳琅满目的,就是瞅不见一个素菜!
姜万银驾着马车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姜万年的书房交钱,小老太喊他呢,“快,将银钱给满满和万年送过去,叔侄俩算了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