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妈妈来接依依回县城的那天,天气雾蒙蒙的。那时候城乡之间还没有公交车,依依妈妈是骑着自行车来接依依的。
依依妈妈到依依外婆家门口的时候,把自行车支好。
进门后,就直奔主题,拉着依依的手说:“我来接你去上学了,跟我走吧!”
虽然依依外婆已经和依依说过这件事情了,但是真的到了眼前,依依还是害怕的哭出来。
然后依依猛地挣脱妈妈的手,转头就往大门外跑去。依依妈妈和依依外婆就跟在后面追。
依依不停的跑啊跑,从村子东头跑到西头,从村子南面跑到北面。依依的鞋子都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跑丢了一只。
依依一边跑一边哭,她好想找个地方藏起来,找一个让依依妈妈找不到的地方藏起来。
依依甚至幻想:只要今天躲过去了,妈妈找不到就会自己一个人回县城去。以后再也不会来打扰依依,在外婆家的幸福快乐的生活了。
可是依依不知道的是,只要是她妈妈想要做的事情,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绝对不会改变的。
况且,依依妈妈认为接依依回县城读书,会让依依将来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
而依依的外婆,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忍痛割爱,同意依依妈妈把依依接到县城读书。
最终,依依外婆在一个草堆后面找到了依依。依依外婆走过来,坐在依依的身旁,轻轻的把依依抱在怀里,然后抚摸着依依的头发,亲了亲依依的额头和脸蛋。
这时候,依依外婆的眼泪,顺着脸颊两边止不住的流下来,流到了依依的脸上。依依用手去给外婆擦擦,可是外婆的眼泪越擦越多。
外婆哭着拉着依依的手说:“孩子,外婆也舍不得你呀!可是你妈那个倔强脾气,我劝不动。好孩子,你跟她去吧。外婆每个周末都去看你好不好?”
依依这个时候才知道,今天是真的躲不过去了,依依抱着外婆,哭着说:“外婆,你要说话算数,拉勾上吊,你一定要来看我!”
“外婆不说假话,外婆不骗依依,外婆跟你拉勾上吊。外婆一定会去看依依的!”外婆抹着眼泪和依依拉勾上吊。
最后,依依和外婆用力的对上大拇指,对上了大拇指,就代表了“盖上章”,说好的事情就一定不能变!
就这样,依依妈妈骑上自行车,带着依依走了。依依外婆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后面,而依依一直扭过头来看着外婆。
依依外婆送到村口的大马路上,直到看不见依依,外婆才心情低落的回家了。
依依第一次回到妈妈的身边,是在五岁那年。依依的妈妈在医院附近,给依依找了一所小学。
因为还不够六岁,不能进一年级。依依就在学前班里先插班,等到六岁在正式开始读小学。
那时候的依依妈妈,在经历过离婚后,对生活、对人生,完全失去了希望,每天总是失魂落魄的,还总是把不满的情绪带到工作中。
一开始,大家都还对依依妈妈的经历表示同情和谅解。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依依妈妈情绪暴躁的情况,非但没有减缓,反而变得更加变本加厉。
依依妈妈时常在工作中甩脸子,砸东西,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表现的极其不耐烦。
时间久了,大家都会在背地里,悄悄讨论依依妈妈的不是。还有的人说,依依妈妈就是一个疯子。
依依妈妈听说后,不仅不反思不改变,还总是将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这样一来,依依妈妈身边的同事,朋友就慢慢疏远了她。
依依妈妈不知道的是,当年,如果不是因为她是烈士家属,不是医院优抚办有相关政策的照顾,她的这些情况,在当时都足够开除了。
依依妈妈离婚后,因为没有亲人在身边,也没有朋友可以倾诉自己心里的苦楚。时间一长,依依妈妈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就真的很不好了。
大概在依依三年级左右,依依妈妈就因为在工作中老是发脾气,医院就专门安排依依妈妈修养身体。
从那以后,依依妈妈就再也没有去上过班了。但是医院出于人道主义精神,还是垂怜照顾依依的妈妈。即使依依妈妈不去上班,还是给她每个月发放生活补助金,这样最起码能保证依依妈妈和依依两个人的生活开销不成问题。
自从依依来到妈妈身边,依依就没有抬头,曾经看过妈妈一次,依依非常害怕看见妈妈那张总是生气的脸。从小到大,都是这样。
可是,当依依在家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