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陛下火葬场实录 > 分卷阅读22

分卷阅读22

瞒,不过少半日俸禄罢了。

兄长在兵营中,十日方回府轮换一次。

“左侍郎大人召几位大人去议事,改在未时。”

原本定的巳时,偏偏叶大人不在,才耽搁下来。

“好,我记下了。”

叶瑾舒不得不感慨自己的运道,难得缺半日卯,就赶上了事。

好在午后工部的议事厅中,侍郎大人提起的不算什么要事。

京郊需新修一座堤坝,用以农田水利灌溉。

那处不少田地隶属官家,中书省提请修筑堤坝,门下省并无异议,交由工部执行。

工部承担此项事务已驾轻就熟,层层摊派下来,现需要都水清吏司一位掌簿亲自前往勘探督工,报上额费用度。

此事少则一月,多则两三月,要在京郊住下。

算不上什么好差事,出身抚远伯府的廖掌簿事不关己的模样。

张林二位掌簿对望一眼,都水清吏司的活计多年来是他们二人分管,左不过是从他们二人中择一位。

叶瑾舒却发觉,侍郎大人的目光点在自己身上。

人选未定,左侍郎要他们四位商议一番,三日后报上。

叶瑾舒颇觉奇怪,左侍郎的意思显然是属意她前往。

回到自己的值房,后脚廖掌簿不请自来。

他是抚远伯府三公子,靠着祖辈荫封得了这个官职。另外两位主簿平日里少与他往来,他心里也明白,闲闲度日罢了。

如今工部里拨来了新人,他是有心将叶瑾舒划到自己这边的。

旁的不提,但就叶家三公子这副样貌,也是很愿意让他相交的。

来者是客,叶瑾舒泡了茶相待。

廖掌簿饮了口茶,一语中的:“叶大人可是在想,为何左侍郎会让你前去?”

他开门见山,叶瑾舒倒喜欢这份直爽。

“愿闻其详。”

虽说政事平平,但抚远伯府的公子颇通人情世故,消息更是灵透,否则也不会在工部如鱼得水这些年。

“这是上头的意思。”他笑了笑,“你可知尚书令是谁?康王爷。”

尚书令官居一品,多由皇族充任。纵然尚书省实权都由左右仆射两个副职分担,康王只担虚衔,但他若要过问尚书省事务,底下人无不从命。

廖掌簿意有所指:“叶兄同清涵郡主有些交情吧?”

叶瑾舒旋即了然,听闻康王正在给郡主议亲,大约是怕她留在京中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坏了郡主的亲事。

“多谢。”她接下了廖掌簿这份人情。

对方一笑,尽在不言中。

李代桃僵

“替我呈上去给左侍郎罢。”

自请调任出京的文案早便拟好,一直压在叶瑾舒案头。

今晨左侍郎身边的人旁敲侧击问起,她顺水推舟。

崔令史应是,接过叶瑾舒递来的疏案,很快去办。

砚台中墨迹已干,叶瑾舒望着外间晴空,湛蓝澄澈。

“若是刘兄,此局会如何解?”

午后翰林院内,叶瑾舒复盘了棋局。

黑白二子交缠,刘喻审慎观之,不觉凝眉。

他神情是罕有的肃然,良久方道:“若单是棋局,自然有解。可若棋局之外还有局,怕是不易。”

二人目光交汇的一瞬,叶瑾舒知道对方已然看透。

叶瑾舒笑了笑,正要收拾棋局,刘喻忽而又道:“黑子固然气势如虹,可白子只守不攻,非怀瑜素日品性。”

怀瑜是叶瑾舒的字,这般称呼她的人不多,刘喻算一位。

顺着棋盘望去,从棋局伊始,白子步步落了下风。

“不过我想,你已有了决断。”

一味守成,那便只能等候黑子疏失。

所有话都点到即止。

二人散了棋局,若无其事般继续对弈。

“大人。”

目送着叶瑾舒离开,直到小厮出声提醒,刘喻才收回目光。

“您瞧什么呢?”

“瞧人。”刘喻亲自整理着棋盘,方才,若是他没猜错——

叶瑾舒身上,总让他觉得有些非比寻常的秘密。

原本他可以一字不提。

只不过,以棋会友,他愿意将叶瑾舒视作友人。

……

疏案递交两日,迟迟未有回音。

兄长昨日归家,说起兵营中事,他主教习骑射,一切尚算顺遂。

此番轮换,兄长能在府中停歇五日。

“你在工部如何?”

叶瑾舒轻描淡写说了调任京郊之事,叶琦铭虽有不忿,还是点头道:“算是个好机会,出京避避也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