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缪大亨决定死心塌地跟着义军干
花云听后没好气地问道:“去甲胄武器干嘛?!领个军饷而已,又不是要娶新娘子。”
“花大哥,你别这样,这是章先生定的规矩,上位也同意了的。”
戚祥是属于比花云晚一些加入朱元璋队伍的,也就称花云为大哥。
而花云听后则吐槽道:“这章先生又出这样的鸟规矩作甚。”
因朱元璋要亲自发饷,章诚便先不急着签字复核提调的粮饷,只走了过来,问道:“怎么回事?”
缪大亨本是元廷的将领,曾为元廷攻打过为农民军盘踞过的濠州城。
所以,在这些义军将士因为粮饷分发而纷乱起来时,徐达也带着朱元璋的亲兵,开始持着鞭子,一边抽着因为失态而不听令的义军官兵,一边大声喊着。
官兵们在领到粮饷后,也渐渐喜笑颜开,对朱元璋和章诚等负责发粮饷的人,都多了几分敬服之感。
而现在,章程让朱元璋亲兵戴上“宪”字袖章,也是一种新规矩,这种规矩是基于目前急着要先发军饷而来不及建立军法执法机构的临时办法。
草创期的义军对于遵守军纪这件事,是有些抵触的,也需要一个去接受和适应的过程。
能为朱元璋亲兵的,基本上是义军里纪律性和服从性都不错的,所以,即可以作为维持令行禁止的执法队,也可以作为令行禁止的模范队。
花云说着就自觉地脱了甲胄,也武器交给了一脸懵的戚祥。
何况,义军的领导者也是在实践中开始创立规矩。
花云只是其中的代表,所以也在这时颇为不解地说一句。
对于这些义军官兵而言,这还是他们第一次通过领军饷的方式来获得报酬,而不是通过抢掠分赃的方式获得报酬,所以,都还有些不习惯这种文明的方式,依旧还有不少兵会习惯性地如之前抢掠分赃一样,认为只要往自己这边多抢一些,那多抢的部分就属于自己的。
所以,在章诚来后,花云等一干人倒是停止了哄笑,不由得正经起来。
“没闹,不过是与戚祥兄弟说笑说笑。”
正因为此,章诚才建议朱元璋给他自己的亲兵戴上一个“宪”字袖章,既作为令行禁止的表率,也作为在军法队使用,且在执行军法时,也能让被执行军法的义军官校通过看见“宪”字,而对令行禁止这事加深印象,可以更快的变得知道守规矩。
而章诚算是加速了这一过程,因为他的出现,让义军在草创期,出现了很多规矩。
“各千户、百户谁要是没管好自己的人,就回去写检讨书。”
花云身后的义军都跟着哄笑起来。
只是在进来后,汤和倒是忍不住问起花云来:“你怎么就老老实实地把甲胄脱了,我还以为你真敢跟章先生反着来呢?”
花云这时笑嘻嘻地回了一句。
看着一袋袋的米被千户、百户们领出来,发于各自麾下兵勇之手后,进入校场的官校兵勇们一个个都开始振奋起来,有的甚至摩拳擦掌,有的则忍不住窃窃私语,还有的忍不住就冲上前来,忍不住就要往自己这边的人多拿几袋米。
章诚听后只问道:“你在这里闹什么?”
由于章诚在之前攻下滁州城时,表现的很有主见和威严,所以跟着花云的一干人倒是有些怵他。
花云说着就汪前面走了去。
“原因刚才说了,免于待会发军饷时闹起来后出现人命,再有就是,穿着甲胄再扛粮饷回去,身子骨也受不了。”
这些朱元璋的亲兵都戴着一个红袖章,红袖章上写着一个“宪”字,而用鞭子逼着领饷的义军官校去排队。
“老子可没那么笨!”
要不然,花云也不会吐槽章程立的规矩太多。
所以,缪大亨现在还是有被招安的想法的,而潜意识里仍有自己现在是在从贼的想法。
这时,缪贞听他这么说后,便问道:“这是怎么讲?”
这也算让他们尝到了遵守秩序且通过秩序来获得报酬而带来的喜悦感,进而开始有了更大的动力去遵守军法,去保证秩序。
但花云有意逞能,也有意自己底下一干兵勇面前耍耍威风,便对戚祥说:“你瞧不起我,觉得我穿甲不能扛米?你信不信等伱娶媳妇时,老子能披重甲扛着你入洞房。”
花云身后的人都一个个地老老实实地交了武器,几个九夫长也去了甲胄。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没闹在这里哄笑什么,你可是咱亲自上位面前夸过的好汉,别在这个时候混不吝带头不让兄弟们脱胎换骨成安民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