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我在大明当帝师 > 第44章 抄家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第44章 抄家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第44章 抄家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朱元璋沉默了。

章诚这里又道:“刚才上位问怎么拉拢愿意和我们一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士绅,我的建议就是先筹股设立这个官办商行,这个相比于用土地拉拢要好得多。”

“怎么讲?”

朱元璋一听到土地,就敏锐了起来。

“既然要抄家,咱们就认认真真地抄这些劣绅奸商的家!”

朱元璋则在这时点头:“很是!”

冯国用在偷瞥到朱元璋那看向章诚的赞许目光时,也把到嘴里的话吞了回去,只得跟着称是。

章诚因此微微一笑,且在接下来也把涉嫌趁义军攻入城而欲作乱且抹黑义军的劣绅奸商名单递给了李善长和冯国用,给他们两人分配了抄家名额,还让他们直接去提证人后就开始抄家。

“咱当年要是有块自己的地,哪里会为了讨口吃的被恶狗追着咬啊!”

章诚说道:“为拉拢部分士绅,而分商利于他们,让他们赚取银子,再去兼并土地和人口,总是要比给他们直接分田地,让他们直接通过田地所收之租去兼并田地和人口要好一些。”

“不知二位?”

“难道他从小长大的地方不忌讳谈利?”

而在离开总管府的路上,冯国用就对李善长主动笑着说道:“这个章先生,是不打算让我们只分官利不干得罪人的活呀!”

朱元璋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没有反对。

而这个时代,能写会算的人基本上都是大族掌控,章诚拉李善长、冯国用入伙,其实也是因为需要他们入伙,这样才能在一开始有些基础的人才可以用。

朱元璋不加思索地回答起来,且在说到要是快自己的土地时,还有些红眼,而道:“就照章先生的办,用商利拉拢值得拉拢的士绅!”

冯国用点头。

“毕竟有田可耕的汉家百姓越多,则以我汉家之勤俭,必有更多的百姓不出数年就能积攒出财货而能交易也,而愿意交易的百姓越多,商路也就更加繁荣。”

正所谓,抄家不积极,思想有问题。

但严务良在这时看见站在外面的是李善长这个昨晚自己拜会过的儒士后,便立即开了门,笑着道:“李朋友深夜来访,不知何事,难道是将军那里愿意饶恕鄙人指使家奴作乱之事了?”

严家因义军入城,本来一直大门紧闭。

“而商路若是更加繁荣,到时候又能拉拢更多士绅,进而进一步做大,早日实现恢复中华之目的。”

朱元璋也笑了笑,并授予了他们俩先斩后奏之权和节制抄家兵勇的权力。

冯国用也跟着故作拧眉道:“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又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如今章先生所提倡筹股设官办商行是为恢复中华、天下太平、黎民不饥不寒,下僚岂能因噎废食,只是亦不能和知州、同知比肩,愿出两百两。”

但李善长突然站出来道:“上位,章先生,下僚一文士,岂能干抄家之事啊!”

章诚问向李善长和冯国用。

李善才不敢拆穿章诚,也不敢顶撞,只得称是。

朱元璋颔首,微微一笑说:“敢情分田兴商有这么多益处!”

“也就是说,重要官员才有必要准其分官利,不重要的官员只需奖掖足够就行,也不必分官利,还能使其有进步的欲望,知道只有努力做事升了官,才能有更大的好处。”

“何况,以我之见,我们应该一开始就尽量让土地均分到百姓手里为妥,这样的话,百姓不饥不寒的可能性最大,官府的税收徭役也更易开展,即便是商路也能更加繁荣。”

在休息一夜,补足睡眠后,李善长、冯国用两人就各带着一百五十余兵与自家子弟,在黄昏之时,带着一干官校,往犯事的劣绅奸商家而去。

啪!

“你有什么资格成为本官之友!”

李善长这时就在官绅严务良的宅前,先对一干义军官校训了话,然后就主动上前敲起了门。

“毕竟对于天下百姓而言,最根本的还是田地。”

“承蒙上位关照。”

章诚忙拱手道:“我建议让善长、国用两兄弟主管抄家,汤和、花云、冯胜、唐胜宗四位兄弟为副,另拨先攻入城的三百兵,给他们各一半!”

这个时代,白银不多,所以拿出百两不是少数,与明末情况不一样。

章诚这里继续说道:“反正天下之利,要么在土地,要么在商道,上位是选以土地拉拢部分士绅,还是选商道拉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