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我在大明当帝师 > 第17章 朱文正的成长

第17章 朱文正的成长

第17章 朱文正的成长

“这里是关中,已不被我汉家统治达两百多年。”

“这里是幽燕,已不被我汉家统治达四百多年。”

“这里是狼居胥山所在地方,昔日霍去病祭天之处。”

“这里是他们所提的扶桑,昔日鞑子大军征其国,因遇妖风而败,但此地颇为富足,尤以白银居多。”

“这里是秦时孔雀王朝之地,有大量沃野良田,甚至比我神州还多,却跟我们一样,常被异族欺侮。”

“明明这话还有后面一句,为何足下只说前面一句?”

朱元璋因想到自己征辟章诚入幕花了五百两的年俸,便在这时问李善长:“对了,善长既愿为咱幕僚参议,可打算让咱给你多少俸银?”

李善长说着就再次一拜。

朱文正回道:“学到了我们为什么是汉人,我们汉人是从哪里来的,还有一些我们汉家的大英雄。”

章诚笑着回答道。

“善长谨记。”

这时,章诚就在李家大寨的一处宽敞明堂内,对朱文正教授着一些地理知识。

“这话倒是,怪我没有记完全,也没有说完全,以致于贻笑大方。”

李善长这么说后,朱元璋也好奇地看向了章诚。

李善长拱手回了一句,且瞅了章诚一眼,且道:“既如此,我倒是有一事不解,想问问章先生。”

章诚因而笑着道:“足下请问。”

说着。

而章诚每指到地图上的一处地方,就会给朱文正提到一些他还不知道的知识。

“父亲,您今早批评的是,儿子不该又换鲜衣,而起奢侈之念,毕竟霍去病因匈奴未灭,连家都不愿意成,而现在我汉家河山都未复,鞑子未灭,儿子就想着鲜衣怒马,也的确是不成器。”

“是文正这孩子自己有所领悟而已。”

“不让文正这样的汉家年轻儿郎知道汉家之怨,怎么让他报祖宗武德?”

李善长附和道:“亦如上位所言,章先生果然为良师,不强灌硬塞,小公子得如此教育,必成大器!”

另外,由于没有发生如徐达所担心的那种李善长投靠朱元璋是故意勾结元军设局让朱元璋入套的事,所以全军倒也更加放心地驻扎在了这里。

“且不让小公子先学得知识缘由,他又怎么能去知道何谓礼教之德呢?”

而章诚自然也跟着待在了这里,且履行着朱元璋安排给他的教朱文正读书的职事。

朱文正就对朱元璋主动作了一揖。

朱文正听得很认真,也很认真地看着章诚在地图上指出的地方。

章诚问后,李善长面色尴尬。

“说此言还早!”

地图是章诚自己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参考在现代世界查到的历史地图绘制的,虽然说不上特别精细,但教朱文正是没问题的。

……

朱元璋听后瞅了章诚一眼,然后就忙扶起了李善长,笑道:“善长误会了,咱没有轻看你的意思,而是考虑到你虽不在乎名利,却不能不为家人生计打算。”

在章诚看来,朱文正现在年纪也不小,给他教很多枯燥而只讲道理的儒家学问,很容易让他排斥学习,也很容易造成他呆气太重,进而要么以后过于老实,要么因为天性被压抑后进而变得过于虚伪与变态。

接着,朱元璋又转身对跟着自己一起来的李善长说:“善长啊,咱让你协调诸将矛盾这事,章先生也认识到了,且还主动提点了冯国用兄弟知道这事,咱希望你也跟章先生一样,待同僚如友,该提醒的时候要提醒,且愿意说真话,这样才能和衷共济,一起开创大业。”

章诚说了一句很鸡汤的话,而朱文正听后却是很凝重地点了点头,且目光炯炯地再次看向了地图上的文字标识。

但现在,因受章诚所教知识的影响,朱文正竟主动向朱元璋承认了自己存在的问题。

:接着,朱元璋又看向章诚:“如先生所言,咱现在都不是很明白为何要守一些礼,何况文正这样的,先让他学得一些知识是没错的。”

所以,章诚选择了让朱文正直接去学习到真正的知识,而不是道理。

“明明圣人所提‘以德报怨’后面还有何以报德,以直报直一句,为何足下不提?”

朱元璋越发满意,只是在看向章诚时,不由得提道:“你看看人家,到底是比你年长的缘故,虽然博闻强记不如你,但觉悟就是高!”

朱文正本来是有些不服气的,所以在朱元璋批评他时,他没有吭声,用沉默表达了自己的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