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我在大明当帝师 > 第9章 成朱文正老师

第9章 成朱文正老师

第9章 成朱文正老师

朱元璋则笑着对章诚说:“职事安排先不急,咱现在依旧很想再问问足下,为何足下觉得结束乱世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如今天下,群雄并起,谁不是急着劝群雄称王称帅,群雄也都恨不能即刻为王,何以足下不这样认为?”

朱元璋问后,章诚笑着持筷子给自己呷了一口菜,说:“羽翼未丰时就称王称帅,不怕成为众矢之的吗,不怕鞑子先派大军来围剿自己吗?”

“正是。”

朱元璋颔首,又问:“那高筑墙、广积粮呢?”

“这样才好,尊师重教是应该的,其他兄弟也能因为咱喊足下一声先生,对足下多些敬意,而不因为足下说话跟刀子一样而恨不能宰了足下。”

章诚回道。

章诚回了一句。

“我倒是没将他们当草寇看待,只是希望他们不要将自己当草寇看待,进而自轻自贱,进而也不要把同胞把同样出身的穷苦百姓也当可糟践之蝼蚁看待就行。”

而在想到朱文正历史上的悲剧后,章诚倒是有些本能地幻想自己或许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让朱文正这样一个耀眼的人物不像历史上那样结局悲惨。

所以,章诚也没有拒绝做朱文正的先生。

朱文正这里也对章诚跪了下来,叩首在地:“拜见先生。”

章诚被朱元璋说服了,也就回了这么一句。

须知道,历史上的朱文正可是统帅能力很强的人物,其打赢守洪都一战,更是奠定了朱元璋能最终夺得天下的关键战。

他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眼光果然毒辣,已经察觉到他说的话比别的儒生更真诚更直白更没有顾忌。

朱元璋笑道:“自然是因为足下愿意说真话,无愚弄他人之意,所以当人先生是最合适的。”

章诚微微一笑,没有反驳。

“高筑墙,自然是尽快据有要隘,利用山川湖海之险,确保自己可以安稳发展,同时在消息上要尽快建立绝对严密的保密与监察制度,使外人无论是明察还是暗访都不能知道我方真正实力,如此才能以奇制胜。”

“既如此,那在下惭颜受之,也多谢上位如此照顾。”

朱元璋不禁嗤然一笑:“足下对礼教秩序颇为鄙夷,却对穷苦百姓慈悲心肠更重,倒是让咱更加喜欢!”

朱元璋又问:“咱还有一事不明白,足下为何会愿意对元璋吐露这九字箴言,而不敷衍元璋,或如许多儒生一样,直接斥责元璋是贼,难道足下真认为元璋能结束这天下乱世?”

朱元璋听后神色复杂地看了章诚一眼,良久后才笑着说:“足下真是不出户而尽察天下人心!真如隆中诸葛,实不相瞒,元璋因国用兄弟之言,的确是有渡江之意。”

“不必不必。”

“改日咱会替文正准备一份束脩,正式拜师。”

章诚这么说后,朱元璋连连点头。

事实上,章诚的确是在这样说话。

朱元璋听后颔首:“咱这些弟兄,大多还有草莽习气,还需规训,但本性大都不坏,还请足下将来与他们相处多担待一些,他们不及足下等读书人知礼。”

“我早闻淮地有一朱公子较其他义军不同,不杀百姓,治军有法,那日见公子兵马出现,也颇为井然,自然就相信公子乃是可以平定乱世之人。”

朱元璋就指着朱文正说:“咱就这么一个侄儿,幸有足下相救,才不至于继续食同类之腐肉而活,而如今咱已为他取名为文正,咱在乱世以武立身,自是希望他将来能于太平之世以文正名,不知足下觉得此名如何?”

朱元璋继续说了起来,就对朱文正也嘱咐了一番,要他礼待章诚。

接着。

章诚忙扶起了他。

朱元璋颇为欣悦,且对章诚说:“以后咱也跟文正一样,喊足下为先生。”

一零四.二三三.二四三.一八四

朱元璋继续坚持道。

跟朱元璋一样也是阔脸但更黑的朱文正倒有些腼腆起来,只把头低着。

章诚在与朱元璋、朱文正共用午膳后,就回了自己的军帐。

而章诚这里也多瞅了朱文正一眼。

而在回来的路上,章诚不由得感慨起来,暗想真实的朱元璋的确跟他在书本上看到的朱元璋不一样。

章诚笑着摆手。

“广积粮,不仅仅是广蓄粮草,也有广蓄膏腴之地和精兵与壮农能匠和治军治民之人才的意思,要将来,不鸣则已,一鸣必须惊人。”

朱元璋接着又问章诚:“刚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