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场盛大的宴会即将拉开帷幕。
前不久大皇子出谋划策,为朝廷赢得大片疆土,皇帝大喜,特设盛宴与众臣共享喜悦。
大臣们陆续步入殿内,苏渊作为朝廷重臣,在宴会开始的前一刻来到现场。
殿内,丝竹声悠扬,舞女们身着轻纱彩衣,翩翩起舞,为这场宴会增添了几分雅致。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大臣们纷纷落座,举杯畅饮。
高堂之上,皇帝身居高位,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目光在在场的大臣们身上一一扫过。
他举起酒杯,众人纷纷看向他。
他高声说道:“诸位爱卿,今晚我们齐聚一堂,为我们的国土富饶欢喜庆祝。在此,我们举杯共祝大皇子立下赫赫战功。”
大臣们纷纷站起,举杯敬坐在皇帝一侧的大皇子,除了苏渊。
苏渊没有站起来,举杯朝大皇子的方向微微抬手,大皇子谢过父皇后,立刻回敬苏丞相。
没有人会指责苏丞相,除非他不想活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臣们互相敬酒、交谈,谈论国事民情。
苏渊把玩着手里的酒杯,无聊的听着底下的大臣们相互寒暄,互相夸赞,心里失笑一声。
有些人只会说些好听的话,一点实用性的建议却提不出来。
宴会进行到一半时,争执声破坏了和谐气氛,表演的舞女们被皇帝喊停,退了下去。
宴会发生如此大的争执,一时间众人都有些扫兴。
皇帝皱着眉头,厉声呵斥:“究竟是何事让爱卿们在此场合丢失礼数!”
一位大臣跪在宴会中央,向皇帝解释:“臣与其他臣子在谈论是否该让大皇子领军前往边塞支援。”
一时间,殿内哗然声四起。
大臣们交头接耳,目光都看向了大皇子。
边塞战报早早传来,形势严峻,近几日,朝廷一直就是否派兵支援边塞的问题争执不休。
如果只是无关紧要之地,也许大家就放弃了,然而这片地区另一边靠近敌国,如若失去敌国势力很有可能会增强。当前战场失兵无数,敌人占据有利地势,胜利的几率微乎其微,如若派遣援兵,很有可能损失更加惨重。
另一位臣子出来向皇帝请求派遣皇子。
“大皇子有勇有谋,如今更是为我国换来大片领土,立下战功。以大皇子的才智,必然能逆风翻盘,扭转战局。”
他的话赢得了不少大臣的支持,纷纷跪在皇帝面前请求皇帝下旨。
当然,也有反对的臣子。
皇帝看着争论不休的臣子们,神情严肃,转头询问大皇子,“你有何意向?”
大皇子温和一笑,不卑不亢,“儿臣一切听从父皇的吩咐。”
边塞战事危急,即便大皇子想去,皇帝也要看在皇后的面子上再三考虑。他一时没了主意,目光看向一言不发的苏渊。
“苏丞相觉得该怎么处理?”
苏渊抬眼,视线扫过跪成一片的大臣,手指轻轻敲打桌子,节奏随意而缓慢,透露出一股漫不经心的散漫,与下面大臣们的紧张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他微微一笑,但笑容中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情感,说:“按大皇子所想即可。”
一句话,便把问题抛给了大皇子。
大皇子正要回复,被母后也就是皇后一眼瞪住了,皇后示意他别说话。
身体向皇上靠拢,趴在皇上耳边轻声说:“他一个孩子能有什么主意,此事还需细细考量。”
皇上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口说道:“今日宴会本是庆祝国事,然而却因战场之事起了争执。我理解大家对此事的关心和担忧,但此刻争吵并不能解决问题。”
他的声音,充满了身为皇帝的威压,让在场的大臣们噤了声。
皇帝继续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关于是否派大皇子援助战场,此事需要深思熟虑,而非仓促决定。”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场的人,继续道:“此事留待明日朝会再行商议,勿让争执破坏了今日之宴。”
言外话就是不要再继续讨论了。
臣子们没在表示异议,气氛慢慢缓和。皇帝宣来舞女们继续,尽管臣子们心思不在宴会上,可也不再提起,继续沉浸在歌舞升平之中。
苏渊抿了一口酒,丝毫不受刚刚事件的影响,时间差不多了,他也该回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