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抽出了空闲,李啟安和李师师两人难得一起回到现代休息两天。
这几个月来,两人忙的在现代都差点断了与外界的联系。
家里人打来电话,他也只能晚上的时间点回,只能借口说是去做了一些拍摄,现场一开机,几乎就要从白天忙到夜黑,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李师师也用同样的借口敷衍了一下单芷茵的询问,期间退掉了好几个合作。
直到现在,灾民的安抚问题基本上已经收尾,他的工厂也正式建立好基础设施,就等着老员工教导新员工基本的工作内容,然后慢慢就可以正式运作了。
而书院虽说有些胆大妄为的学子,但是有哪些旧党人士的看不惯,训斥约束,也没出什么大问题,倒是学院中的新党老师,不仅不制止,有些还主动出资去帮扶一些学生搞事情。
书中实验也只有化学方面会有一些危险,李啟安提醒余风抽出时间去指导,毕竟也曾经是方士里的炼丹天才,知道一些基本的炸炉风险。
大宋那边的情况也基本上安排妥当,只是朝堂上的争斗愈发激烈了,交易市的变法法案、和官员的一些改制,已经触碰到了朝廷官员的根本利益。
旧党似乎已经不想再做忍让,双方开始互纠对方错误。
李啟安也不参与,这事扯皮再多也无用,终究是要看成效和皇帝的。
历史上的变法反复,其中就伴随着权力的更迭,这事的关键,还是要说服皇帝。
李啟安已经把现代的那些视频早就拿给他们看了,甚至存在了投影仪的内存里,送给了赵顼,他想看可以随时打开看,自己也不用多言,看到的永远比听到的要震撼人心。
李啟安来到录音室,帮助李师师录下后面两首歌曲,一首是回忆樊楼的曾经过往,一首是救灾后的心有所感。
录制先是将她谱写好乐曲,也就是主曲,她用在樊楼时练习的最多的古琴弹奏,与现代音乐完全不同的曲风响起,真正的诠释了什么叫古风古韵。
这并没有运用的现代的七线谱,而是古代五音琴谱。
李啟安也分不清其中区别,就负责按下录制的开关按钮。
术业有专攻,拍摄他还行,调音打碟也玩过,专业领域就抓瞎了。
等到主曲录制完,还有其他乐器的副曲。
琴、瑟、笙、箫、二胡、笛子、琵琶、鼓。
李师师在樊楼中竟然需要学习如此多种乐器,而且还能有这样的技艺,无怪乎能够历史留名。
不仅仅是努力,她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也令人叹为观止。
等到最后才开始录制清唱。
李啟安这也是第一次在录制现场,发现录制时与后期的成品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
特别是第一首,这首歌像是唱给曾经的自己,前面使用了大宋雅言与大宋樊楼中的唱法,后面在转变为现代普通话。
大宋的唱法,对于现代人来说,估计不会喜欢,时代不同,很多东西都在发生改变。
不过李啟安能够听出,她之前所做专辑中,反而是这两首歌最有感情。
前面的那几首,现代节奏感更强,却没有这两首歌让人触动。
两首歌的素材录制好,李啟安联系到单芷茵,在谈好价格和签好了合同后,李啟安将李师师做的这几首专辑的素材全部打包,发送过去。
让单芷茵的公司帮忙修音。
同时又将自己后面抽空拍摄的视频素材也发了过去,剪辑成MV。
毕竟是传媒公司,单芷茵那边人才齐全,花点钱的事,好过自己亲力亲为。
又加了些钱,让他们把之前的短视频账号的内容也剪了,这样两人的工作量大大减少。
经历过这几个月的忙碌,两人都学会了把一些琐事完全交由其他人做,节省了自己大量的时间。
他们只需要负责最后的质量管理就好了。
“好久没出去逛逛了,我都快忘记了现代的繁华了。”李啟安点开手机,“我们去看电影吧。”
“电影?自家不是也能看吗?”李师师虽然看过的电影,但很有限,而且看的多是大宋历史类的电影电视剧,比如水浒传、东京梦华录之类的。
以后世的眼光去看她熟悉的那个大宋,确实很有意思,还能提前知晓大宋未来会发生的一些故事。
“和家里看的感觉可不一样,电影院的屏幕很大的,声音环绕设计,更有代入感。”
“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