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使者那庄严肃穆的嗓音宣读着圣旨的内容,
跪在地上的蒙恬感到额头上已经满是冷汗,湿漉漉的,仿佛刚从雨中归来。
他心中充满了惊愕与不解,万万没想到,
自己数年如一日地辛苦戍边,保卫边疆,竟然会被始皇帝以如此严厉的语气问责。
蒙恬悄悄地转过头,偷偷瞥了一眼站在身旁的扶苏公子。
只见扶苏的眼中闪烁着冷静而坚定的光芒,那冷笑似乎在嘲讽这圣旨中的指责,仿佛他根本就没有把这些内容放在心上。
蒙恬心中暗自嘀咕:“不愧是长公子啊,到底是亲父子,这都可以不当回事儿!”他心中虽然这样想,但更多的是对扶苏的敬佩和钦佩。
“圣旨宣读完毕,扶苏公子、蒙恬将军,接旨吧!”使者的话音刚落,两人便恭恭敬敬地行了礼。
扶苏双手恭敬地接过了使者递过来的圣旨,那动作既庄重又带着几分随意。
扶苏接过圣旨后,突然开口问道:“敢问使者,我父皇在下这道旨意的时候,是何种心情啊?”
使者听到这个问题,顿时脸色一变,惊恐之情溢于言表。
他连忙摆手,声音带着颤抖道:“啊?扶苏公子,您莫要开玩笑了!奴才岂敢妄自揣测圣意?那可是死罪啊!奴才只是奉命行事,传达圣旨而已,对于圣上的心情,奴才一无所知,也不敢有丝毫的猜测。”
使者的话语中充满了惊恐和敬畏,仿佛扶苏的问题触及到了什么禁忌一般。
他生怕因为自己的不慎而引来不必要的祸端,因此连忙撇清关系,
表示自己只是传达圣旨的工具,对于始皇帝的心思一无所知。
“使者是谁的门下?是赵高?还是阎乐?”
“回扶苏公子的话,奴才是阎乐门下,这次被委以重任,前来宣旨的!”
“哦,阎乐,他还活着?”
“啊?这这这……”
扶苏的一句话,差点没把这位使者给吓傻掉。
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来这么一句了。
就连一旁的蒙恬也是一头雾水。
“老魏,你过来一下!”
扶苏对河魏无咎招了招手。
“公子!”
“你,带人安排下,让使者安歇休息,一路舟车劳顿,你们可一定要好好“照顾”好才是!”
尤其是说“照顾”两个字的时候,扶苏几乎是咬着牙,从牙缝里崩出来的。
让人听着就像是寒冬腊月的刺骨寒风一般。
“诺,公子请放心,小人一定把使者“照顾”好,让他们铭记终生!”
魏无咎说“照顾”一词的时候,似乎是受到扶苏的感染。
说的更是咬牙切齿一般的愤恨。
听得使者额头直冒冷汗。
如果不是自己有着宣读圣旨这一神圣不可侵犯的身份,使者恐怕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大小便失禁了。
他站在那里,双腿微微颤抖,额头上冷汗直流,
心中暗自庆幸自己能够平安无事地完成这项任务。
蒙恬心中忐忑不安,忍不住向扶苏请教:“公子,陛下的旨意,您怎么看?”他深知扶苏聪明睿智,对朝廷政治有着独到的见解,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点。
扶苏微微一笑,风轻云淡地说道:“你还照旧在这里戍边,我回咸阳就好。”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股从容与自信,仿佛早已看穿了这一切。
蒙恬有些犹豫,提醒道:“可是圣旨上说,让您我二人同时回去的呀!”他担心违背圣旨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扶苏摆了摆手,淡淡地说道:“你我都回去了,这里谁负责?三十万北军谁负责?匈奴人再打过来谁去抵挡?”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大局的考虑和对将士们的责任感。
蒙恬听后,心中不禁一阵感动。
他深知扶苏公子心系天下,时刻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
他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继续坚守岗位,保卫边疆。
扶苏又继续说道:“对了,我还给你带来了一名匈奴骑兵,是冒顿那老小子的卫队士卒。你可以从他口中了解下冒顿的一些情况,这对我们应对匈奴的威胁会有很大帮助。”
蒙恬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惊讶地问道:“冒顿……老小子?公子您不会说的是匈奴人的大单于吧?”
扶苏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应该是他,呵呵呵……”他的笑声中充满了自信和从容,仿佛在与一个老朋友开玩笑一般。
蒙恬被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