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家军北路军在匈奴境内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
火家军南路军军官全部战死沙场,火家军被打散,南诏连下元国两座边城。
当这些消息在京城传开的时候,国人为之震惊!火家军是国人的骄傲和保障,火家的将军备受国人尊敬。忽然之间,一南一北的两支火家军同时消失,两位火将军也同时以身殉国,元国的长城倒了一半,街头巷尾都在谈论火家军,人们的心头都沉甸甸的,而有些敏感的人却在这些看似巧合的事件中嗅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
消息中心的火家沉浸在一股巨大的悲伤之中。年逾古稀的火老将军和郑老夫人痛失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一下就把两位老人打倒了。
火家大宅到处挂起了白幡,大堂被布置成了灵堂,大门外摆满了花圈,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火家人悲痛欲绝,哀伤的情绪感染着前来吊唁的人们。二十万火家军中,家在京城的也不少,这些家庭都痛失亲人,哀声遍野,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种悲伤压抑的气氛中。
停灵十天后出殡,大街上出殡的队伍越聚越多,都有序地往烈士陵园而去,火家的队伍在最前面。京城的百姓几乎倾城而出,在冬天的寒风中自发地站在马路两侧为英雄们送行,神情庄严肃穆。
烈士陵园中,皇帝亲自主持了下葬的仪式,给了这些烈士们最大的哀荣。烈士们的遗体都葬在了边关,烈士陵园中只有一个个衣冠冢和量产的墓碑(量产在这里是个催人泪下的词)。皇帝为这些烈士们集体立了一块大碑,上书:火家军勇士们永垂不朽!皇帝在做这些事的时候,内心是震撼的。虽说这一切都是拜他所赐,但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一排排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墓碑时,深深的罪恶感还是沉甸甸地压在了他的心头。他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人,只是一个没有担当、没有主见的平庸之辈。如果作为一个普通人,他可以平静无波地度过一生,可他偏偏生在帝王家,手握生杀大权,一念之差就能造下如此大孽,这是他自己的悲哀,又何尝不是君主制国家的悲哀!
火家的主院里,火老将军夫妻对坐,他们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病倒了,而是沉默地待在屋子里。他们的两个儿子有怎样的本事,身边又有哪些能人异士,他们心里一清二楚。“全军覆没,无一人生还”、“军官全部阵亡”这种事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他们绝对不相信。但在没有得到确切的消息时,又不可能不担心,两人互相开导,互相安慰,慢慢地平复心境。
葬礼结束,一切都尘埃落定后,人才能平静下来思考。从这件事看来,火家已太过耀眼,威胁到了某些人的利益,所以就成了被宰的出头鸟。这次是两个儿子和一个孙子,如果他们这次侥幸逃脱了,那下次呢?火家还能承受这样的打击吗?火家要何去何从,他这个家主得好好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