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的话,汉武帝觉得自己,绝对不可能会出现昏庸的情况。
若真的是他自己昏庸的话,以他的性子,又怎么可能去下罪己诏呢?
以他对自己的了解,哪怕就是自己真做错了,事后也真的回过神来了。
他大概也是不会去认错的,认错也不可能发诏书认错。
最多,也就是不继续将错就错下去。
想要让他向天下人下达罪己诏,那应该是不太可能的,除非这份罪己诏是甩锅的。
.........
【西汉第四将:陈汤。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话大家都熟悉吧。
这事情的主角,就是陈汤。
也是西汉的最后一个大将。
说实话,把他排第四,属实有点高了,他也没打什么打仗,正儿八经打的一场大仗,还是私自打的。
但是,他有一条功绩实在是大,击杀了匈奴单于。
这应该是大汉唯一一条,在作战中击杀匈奴单于的记录了。
再加上他是西汉落幕前的最后大将了。
所以,根据这功绩,就给他排第四了。
陈汤的生平就很.......恩.....很叛逆。
他就像一个武侠小说中的主角一样,不守秩序,打破常规。
当然,也能说他是为了能上位,不择手段。
第一件事,那就是父死不奔丧。
当时的陈汤,正是处于官场上升期。
然后他老家传信,说他父亲死了。
结果陈汤第一时间选择的是隐瞒,没有回去奔丧。
后面这事情被捅了出来。
这事情在汉朝,别说汉朝了,从汉到清,父死不奔丧,这都是一件极大的事情。
不守孝道在古代是很严重的。
这事情出来之后,不但陈汤自己的官丢了。
就连之前举荐他的富平侯张勃,也因此收到了惩罚。
原本这事情之后,按理讲,陈汤是没机会在入朝为官了的。
毕竟那会他自己的名声坏了,还牵连了举荐他的人,这往后谁还敢给他举荐?
可离谱的是,他在守孝结束后,又受到了别人的大力举荐。
于是陈汤就再一次进入了官场之中。
由此可见,不管陈汤人品怎么样,但他的个人实力,绝对是极强的。
再次踏上官场后的陈汤,那也没闲着。
这次他玩了一手更大的,假传圣旨。
在古代敢这样玩的,那都是在拿九族脑袋开玩笑的。
不过事实证明,陈汤那是真有主角命。
假传圣旨后,这仗还真就让他打赢了。
一仗下来就砍了郅支单于,杀了匈奴单于的妻妾,太子,王子,王侯,官员一千多人,俘虏一百多人。
大汉再次从匈奴进货一批高层。
此战结束后,陈汤便留下了那句传唱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唉.....你以为仗打完了,立了大功,这事情就完了?
还没呢,在打完这一仗之后,陈汤暴露出了他的另一个缺点,贪财。
在攻下郅支城后,陈汤私自藏起来不少金银财宝。
你说他藏钱就藏钱吧。
可藏的还不严实,大军回来,都还没回京呢。
朝廷那边派出来调查他的人,在半路就把他给拦下了。
后来元帝虽然免了他假传圣旨的罪过,并且给他封了侯。
但这私藏金银的事情,却并没有了结。
到成帝上位后,陈汤又因此事,把侯爵给丢了。
不过话说回来,陈汤也是真有本事。
在丢掉侯爵之位后,没几年,他又从一个小兵,再次站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