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堪称“香江人的春晚”。
整整三十年,人称“阿姐”的她都担任第一司仪。
这个大气的崇明女子,台风端庄优雅,沉稳知性,是晚会不可或缺的“镇台之
宝”。
无线荣盛之时,她是当家花旦;如今式微之际,她则是定海神针。
在老东家40余年,有她参演的剧集或成为收视热点,或被大街小巷热议
一路奋斗下来,身边与她配戏的小生花旦一波接一波,红的红,没落的没落
只有她依旧笑看风云,站在舞台的最中央。
马勤杨对汪茗荃的感觉还是来自于她演的那些角色。
其实汪茗荃的巅峰时期演的那些角色,并不亚于赵芝,只是她运气没有那么
好,那些影视剧引入内地的并不是特别多,所以没有像赵芝的上嗨滩新白娘子
奇那么家喻户晓。
但是平心而论,在汪茗荃32岁的时候确实还是非常的有气。
即便是容貌没有赵雅芝那么精致,但在整体的气质气场以及身材都能够弥补这
些不足。
而且马勤杨截胡汪茗荃除了对邵逸扶的无线电视台釜底抽薪,还有一个非常重
要的想法,就是想让汪茗荃继续从政。
不至于像原来那个时空那样只是做10年,而是让她继续做下去,如果有朝一日
能够做到港岛第一人,就最好不过了。
在粤语里,“阿姐”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称谓,不过自从这个叫汪茗荃的崇明女
子闯汤香江开始,这个称谓就成了专属于她的代名词。
影视剧中的她,常常饰演叱吒政商两界,游刃有余的“大女主”,剧外的她,在
文艺界、政商界,也不多让。
与她合作,无论你有多忙多红,绝对不能迟到,不能敷衍;后辈遇到困难,她
会倾力帮助渡过难关,有潜力的则尽力提携;做公益慈善,她肯定第一个带头筹
款。
这声“阿姐”的称呼,是各界人士对她爱国、敬业、担当和社会责任感的最高评
价。
上世纪80年代,内地刚刚改革开放,香江影视娱乐最大的市场在宝岛。
而当时宝岛当局规定,凡是在内地拍过影视剧的演员一律封杀。
更何况,她还当上了香江代表。
自1980年开始,一个女演员最宝贵的黄金十年就被杀了,再现荧屏时,她已
变身《创世纪》里的方建平,一个成熟睿智的大女人。
“宝岛让我写悔改书认错,我有什么错?我是从内地过来的,而且我那时候带红
领巾的,那是我的国家!”
她就是一个有大格局、有大智慧的女人。
“我觉得我没有特别的低谷,没有宝岛市场,也不是死路,可以找别的出570
路,所以我一边继续回tvb拍电视剧,转型做主持,一边利用了那段时间去学喜欢
的粤剧,打开了另一片天!”
1983年,她自筹资金编排粤剧,与粤剧名家林家声合作演出《天仙配》,获得
极大反响。
其后,1988年开始,与罗家英共组福升粤剧团”。
1992年,她在粤剧泰斗关得兴等人的支持下,被推选为香江八和会馆(非营利
性香江粤剧和艺术家协会,在香江及东南亚华人地区具有极大影响力)第一位女主
席,并先后连任。
我是处女座的,事事都要求完美!“
这份完美主义在另一个领域也成就着她的传奇一一步入政坛,从舞台到会场
这个跨界让人叹服。
原来那个时空,1980年经提名推选,她成为香江代表,从此开启参政之路。
1984年12月19日,她参加了“联合声明草签仪式”,成为历史见证人。
“这是我人生中最最光荣的时刻!”
1988年,经新华社推荐,被选为第七届港澳区代表,继之先后担任了两届全国
代表。
1998年被委任为委员。
2006年会上她提出的《关于改善粤东地区公路治安状况的提案》获得表彰的优
秀提案奖。
直到2017年3月份,担任委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