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闲话大明王朝1566 > 第19章 隐秘的谍网与幕后的算计(上)

第19章 隐秘的谍网与幕后的算计(上)

织造局买田的大戏即将开始,这一段暗线埋的很深,电视剧拍摄时又故意欲盖弥彰干扰观众视线,重要的情节都是几幕戏一带而过,浙江的局势波诡云谲,各方都在暗中布局、彼此博弈,下面以不同地点为线索,为诸位细细道来。

一、杭州码头

沈一石的一百条粮船就停在码头,全都挂上了织造局的灯笼,郑泌昌与何茂才在等沈一石,二人身边全是荷枪实弹、全副武装的士兵。关键时刻沈老板竟然不见踪影,何大人心急如焚,嚷嚷着去找人,郑泌昌则是一脸云淡风轻,说自己要去找高翰文,让何大人回家去给严世蕃写封信,汇报一下通倭案和让沈一石买田的事儿,挂着织造局灯笼这个重要细节可是只字未提。

问诸位几个问题:

1、织造局的灯笼是哪来的,又是谁挂上去的?道长那会儿也没有啥防伪技术,找几个黑作坊弄几百个灯笼印上字就可以,一切都是蓄谋已久、早有谋划,甚至在沈一石安排仙人跳之前,那些灯笼就已经在准备了,几百个灯笼自然是何茂才的兵挂上去的,这一幕就是委婉地给观众提个醒,为什么何茂才是关键先生,有这些全副武装的兵负责看管粮船和灯笼,谁有本事能把这些灯笼摘下来。

2、沈一石是否出现重要吗?一点儿也不重要,高翰文不签字、海老爷不配合、沈一石不出现都无所谓,挂着织造局灯笼的粮船照样能去淳安买田。织造局买田这事核心就三件事儿,沈老板出粮、何大人出兵、一路上把灯笼挂好,仅此而已。按计划船队开到淳安的时候,县里的赈灾粮就该断了,地方政府配合与否也不重要,百姓不想饿死就只能卖田,毕竟是市场交易行为,没有县长、市长在旁边盯着,照样能成交。

所以沈一石忽然玩失踪,郑泌昌压根儿就不在意,自己去找高翰文聊天,顺便嘱咐何茂才回家给小阁老写信,随便派几个人找一找就完事了,反正这边到点儿就开船,沈老板来不来无所谓。话不妨说得再直白些,沈老板唯一的作用就是出粮,粮船到了码头,何大人的兵就接管了,此刻沈老板的任务也完成了,在家等着背锅就行。从这个角度看,仙人跳高翰文纯属是无用功,高翰文签字与否不重要,郑、何二位该怎么干还怎么干,一点儿影响都没有。所以说前面拍那么多的对手戏,除了塑造人物形象,给男女感情线做铺垫外,一点儿卵用没有。

3、打着织造局旗号买田的事,是何时泄露出去的?船队是宣言书,船队是宣传队,船队是播种机,一百条船打着灯笼浩浩荡荡、大张旗鼓的招摇过市,就是要把道长廉价兼并百姓田地这事大肆宣传,制造舆论攻势带风向,在灾区以及整个浙江人民心中埋下仇恨与反抗的种子。船队启航便不可能保密,关键是时间差,如果船队启航后消息才从杭州送去苏州,算是路上一来一回的时间,谭伦是怎么拍马及时赶到淳安的?还记得海老爷问蒋千户的话吗,“淳安到杭州二百余里,你们的禀报是插着翅膀飞去的?”这就是导演在暗示观众,谭伦能带兵及时赶到淳安,证明消息一早就泄露了。

查了查地图,杭州位于淳安和苏州中间,苏州在杭州东北,两地相距320余里,淳安在杭州西南,两地相距200余里。算一道小学生应用题,消息从杭州到苏州路程300里,谭伦从苏州赶到淳安500里,请问自消息传出杭州再到谭大人带兵赶到淳安,一共需要多少时间?高翰文连夜被押解去淳安,凭什么在五狮山遇见500里外匆匆赶来的谭伦,谭大人是开了传送门吗,这时间差又该怎么解释?所以说剧中的时间线,根本就不是线性的,导演有意为之,故意打乱了时间线,为的就是掩盖真相来迷惑观众,这一点后面会详细讲。

郑泌昌的巡抚衙门就如同楼主的电脑一样,千疮百孔、遍地后门,常年活跃着各类木马程序,连业余玩家胡宗宪的卧底,都能摸到郑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做了个书办,就更别提杨金水这种情报头子了。总之巡抚衙门里就特么没有秘密,打着织造局名义买田的事,估计从准备那几百个灯笼的时候,就走漏了风声,巡抚衙门人多嘴杂、隔墙有耳,根本就没有秘密可言。从时间上推断,织造局买田的事儿,郑泌昌早就做好了谋划与准备工作,在拉何茂才下水之前,就已经在准备织造局的灯笼了,总之消息一早便泄露了,否则谭伦无论如何也赶不到淳安。从这点细节上也能看出来,郑泌昌早就在暗中准备织造局买田的事儿了,何茂才不过是被当枪使了而已。

4、这段时间杨金水到底在哪里?杨金水给郑泌昌信中说自己在北京,从北京到杭州,高翰文一路火化带闪电、紧赶慢赶还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