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传宋 > 第2章 冲幼天子欲请缨

第2章 冲幼天子欲请缨

是岭南暑气不适应,喝了碗绿豆汤,已经好了”。赵窉拱拱手,恭敬的回答。

太后摆了摆手,身后大押班义安朝门外喊了一嗓子:“传膳”!声音不大,却很有穿透力。

太后的晚膳很简朴,一碟煎鱼,一碟青菜,一碗米饭,一碗绿豆汤。

赵窉的晚膳和太后一样,就是多了一碗焖羊肉。连皮带肉的羊肉,红浓透亮,酱香浓郁,堆在碗中还在微微晃动。困在海岛上,能有一碗羊肉,是十分奢侈的。

食不言寝不语,太后默默的吃饭,动作优雅,赵窉着实有些饿了,那羊肉又十分美味,埋着头,大口咀嚼,不时发出些不协调的声音。

太后只是皱了皱眉,没有说话,不是自己的儿子,不好教育。

义大班只是默默看着皇帝,面无表情,有点高深莫测的感觉。

柳娘好奇的看着赵窉,感觉这个七岁的小皇帝饭量很大,生龙活虎的,和前几日像换了一个人。

瑞福还是呆呆的杵在那儿,偶尔吞咽一下口水,宫人的饭食只能是糙米加腌菜,隔天有一次蒸咸鱼。

虫儿有点窘,只是想着回去要提醒官家注意皇家风仪。

“二哥近日可有温书?”用膳毕,太后平淡的问着。

“回禀太后,我一直在温书呢,枢相的要求,我一直都在按时完成,不敢拖沓”。张世杰是枢密使,少傅,闲暇时还要指导赵窉读书。

太后微微点头,“虽说暑气起来了,但二哥身子弱,切要小心,莫要贪凉。”又看向虫儿嘱咐到:“虫儿你务要仔细些,晚上多起身看看”,复又看向瑞福,想说什么,怔了怔,终究还是没说,只是轻声叹了口气。

“我晓得的太后。”赵窉小声回复。

“太后放宽心,奴婢会尽心侍候官家的”。虫儿施了一礼,恭敬回复。

一阵沉默,有些尴尬,太后似乎在想着心事。半晌,太后拿手帕擦了一下眼角,“你哥哥今天去了崖山,陆相在那里寻了一处风水俱佳的宝穴,过几天就可以入住了,枢相拟在六月,行在迁入崖山”。话还未说完,眼泪又下来了。

这是赵昰的灵柩迁往崖山安葬。“太后节哀,国事繁杂,太后要为国事保重身体”。义安适时的宽慰太后。

“哀家儿子没了,娘家兄弟没了”!太后双手微颤,有些激动。“那全氏,她儿子还在呢,即便当了姑子又如何?”

小朝廷逃出泉州的时候,杨太后的兄弟战死,全氏是宋恭帝的母亲,恭帝投降后,忽必烈命全氏出家为尼。或许在宫中的时候,杨氏与那全皇后有过嫌隙,争权或争宠。度宗死后,全皇后的儿子赵?与杨氏的儿子赵昰争夺皇位,贾似道助赵?登基。世事无常,赵?投降后,母子保全了性命,赵昰却在逃亡中死去,杨氏定有所不甘。

“我本不是那斗勇争狠的性子,也没那犁庭扫穴的本事,非要赶鸭子上架,当什么劳什子的太后,总想着为了儿子,怎么着也得撑着…却不想我那苦命的孩儿…”,太后又开始掉眼泪,有些语无伦次。

“太后节哀,朝中诸般事宜,还需太后执掌乾坤,切莫过于悲伤。”赵窉赶紧伏身,跪在太后面前,努力安抚太后。

“扬州没了,福州没了,泉州也没了,那个蒲寿庚,天杀的,我必杀他”!太后美丽的面容显出一些决绝之色。

蒲寿庚是泉州市舶司使,阿拉伯人,家族靠海贸逐渐成为巨富。在泉州经营数十年,朝廷将赋税最好的市舶司交于其打理,平日里他也为朝廷赋税做出巨大贡献,且大量赵氏宗亲寄居泉州,靠着蒲寿庚做海贸发财。

小朝廷逃到泉州时,只在海上停留,未入城,张世杰信不过蒲寿庚,因其有大量畜养的私兵,恐对皇帝不利。事实上,元朝丞相伯颜也正在拉拢蒲寿庚,许以高官。张世杰向蒲寿庚借粮,蒲寿庚不与。张世杰大怒,扣押了蒲寿庚在海上的四百余艘货船。蒲寿庚遂关闭泉州城,将千余名赵氏宗族子弟尽数屠戮,又杀了两千余名抗元军民。伯颜授予他福广大都督,领军杀戮沿海抗元军民,小朝廷攻打泉州城,未果。无奈,继续沿着海路南逃,逃跑途中,遇飓风,赵昰落水,不久后病亡。可以说,蒲寿庚投降,使抗元形势急转直下。

“太后息怒,蒲寿庚不足惧,假以时日,待枢相觅得时机,必灭其族。”义安躬身劝慰太后。

“假以时日?现如今雷州,广州都没了,哪里还有立足之地?只是吊着一口气,等死罢了。”太后有些绝望了,儿子死了,她本就心灰意冷,只是陆相,枢相在勉力维持,她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