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过去半个多月,小今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这天,当老师再次催交学费时,她申请延期缴纳被否决了,她独自躲进了3号楼3班的教室,内心的委屈和无助化作泪水默默滑落。尽管每天晚上和周末她都马不停蹄地做家教,但收入仍不足以支付这学年的学费。深知家中经济状况拮据的小今,不愿再给父母增添压力,所以一直没将学费问题告诉家人,选择一个人默默承受这份艰难。
杨偌一此时恰好走进教室,看到了小今,小今赶紧擦掉了泪水,问他怎么来教室了,偌一说他落了一本书在教室,刚好来教室取,这个教室是经济管理系的公共教室,每个年级都可能在这上课。小今客套的问他最近过的怎么样,是否还适应等等,又问他叫什么名字,是否可写到纸上,偌一工工整整的写下了他得名字“杨偌一”,小今才彻底搞清这个男孩的名字,小今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纸上,“张小今”。杨偌一把小今写的“张小今”三个字小心折好放入口袋,这一举动仿佛是把这份友情和互助的记忆珍藏起来。这时,诺一突然说,看你不高兴,发生什么事了吗?小今说,没什么事,但脑海中又浮现出老师催促的神态,一下子没忍住,大颗泪珠啪啪的落下,在得知小今因为学费困扰而流泪后,他的话语间充满了真诚与关怀:“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句话如同一缕阳光穿透乌云,照亮了小今此刻阴霾的心境,让她感受到了校园里最温暖的人际温度。忙问小今还差多少,小今说:“学费一共3500,自己只有1000,同学借给我500,还差2000呢”,小今越说语气越弱,觉得1500这个金额对一个学生来说太多了,是不可能拿出来的。杨偌一却没有犹豫,主动提出帮助小今垫付这笔费用。这让小今既惊讶又感动,她的内心深处涌动着感激之情,也感受到了来自朋友无私的帮助与支持。
偌一说,他爸爸每月给他700元生活费,一学期5个月,给了我3500元,你先拿2000元交学费,最后几个月生活费不够了,我再向家里要。
小今听到杨偌一的话,心中满是感动和感激。她知道,对于学生来说,而且还是认识不到一个月的学生,杨偌一竟然愿意拿出他的生活费用来帮助自己垫付学费,这不仅体现了他的无私与善良,更凸显了他对朋友的深深关爱与责任感。
小今红着眼眶,看着杨偌一真诚的脸庞,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为自己的困境得到解决感到庆幸,另一方面也为杨偌一的慷慨解囊深感愧疚。但她明白,杨偌一这样做并不是希望她承受更多压力,而是鼓励她勇敢面对困难,继续前行。
于是,小今在感动之余,也坚定了努力学习、自立自强的决心,并承诺将来一定会偿还这笔钱。就这样,在这个看似平常的午后,小今与杨偌一之间的友情因这次互助经历而变得更加深厚,成为他们大学生活乃至人生旅途中一段珍贵而美好的回忆。
第二天杨偌一真的拿来2000元现金,和小今一起去教务处交了学费。当小今看到杨偌一毫不犹豫地拿出2000元现金,帮助她这样一个相识不到一个月的人解决学费问题时,心中的感动难以言表。
小今深知这2000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并非小数目,杨偌一能如此毫不犹豫地给予援助,让她深刻感受到了人间温暖,也坚定了她在困境中砥砺前行的决心。从此刻起,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是同学或朋友那么简单,而是成为了一种患难与共、互相扶持的伙伴,这段经历无疑在小今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并将成为她日后面对困难时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
杨偌一在帮助小今解决学费问题后,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实际的解决方案,即今后他们可以一起吃饭,点一个菜一起吃,这样可以节约开支。对于小今而言,杨偌一的这一提议无疑是雪中送炭后的又一份温暖。她欣然接受并感激不已,深知这份来自朋友的帮助和支持是无比珍贵的。从此以后,他们的友情在共同经历和相互扶持中得以升华,成为了大学生活中一段难忘而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