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我在大唐玩仙剑四 > 第2章 三岁小儿

第2章 三岁小儿

待到打发了一众同样过来迎接的叔伯兄弟后,赵明温才带着自己的家眷,回到了属于自己这一支的院子。

“清廉,精书,想必你们已经见过李氏了。当年为父去长安赶考,虽已在家中安排下娶妻常氏,却也受了李家不少帮助。”

屋中的气氛有些冷淡,清廉低着头没有说话。

精书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毕竟这堂屋内除了下人和哥哥,其他人都很陌生。

“李氏多年未嫁,为父前些年就有意将她纳入府中,只是忽闻常氏病故,这才委屈她多等了两年。”

精书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叹了口气。

看来秦嬷嬷的担忧也并非没有道理,自己的亲娘就是家中安排。李氏虽然是续弦,却是父亲主动想要求娶的真爱。

若是李氏有了嫡子,自己和哥哥不受重视是难免的。

“爹爹,您放心。儿子和弟弟,日后会与母亲好好相处的。”

清廉语气坚定的说着,同时还轻轻推了一下身边的弟弟。

精书也连忙跟着表明态度。

食不言,寝不语。

一家人用完饭后,赵明温又稍微关心了一下大儿子的学业,才让下人带着两位少爷回房。

多了父母的日子,对于精书来说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父亲每日需要处理政事,母亲虽然没什么敌意,对于前妻的两个儿子,却也不怎么想要理会。

除了每日一起用饭外,也没什么额外的交流。

就算坐在一起,大多也只是清廉说说学业上的事情。

躺平安逸的生活过去的很快。

春去秋来,转眼就已进八月。

“二少爷,明日就是您的生辰了。近来朝中公务不多,这次老爷的意思是让夫人好好操办一次,宴请同僚来家中吃酒。顺便,也可以选一个先生启蒙。”

精书盯着传话的下人,并没有表露太多的情绪。

“我知道了,你去回话吧。”

待到那传话的下人离开一阵,秦嬷嬷才将自家少爷抱到怀里。

“我可怜的少爷呦,当年大少爷可是老爷亲自启蒙,如今却......。”

赵精书有些无奈,他是真没觉得有什么,偏偏身边的人都觉得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

“嬷嬷,想必爹爹有事要忙,况且他找的先生,想来也不会差的。”

秦嬷嬷哎哟一拍大腿:“我的小少爷哎!你父亲那可是皇上钦点的状元,吏部选试时亦是上等。哪里是一般的先生可以比拟的?”

赵精书有些惊讶,虽然知道自己的便宜爹有些才华,他却也从未想要去了解。

“我还以为凭爹爹的样貌,会是探花呢。”

秦嬷嬷点了点头:“少爷猜的不错,原本皇上也想让老爷兼任探花使,只不过并没有状元同时担任的先例。”

赵精书这时才反应过来,现在的科举似乎还并没有第三名为探花的说法。

“只是启蒙倒也无碍,况且......。”我终究不是长子,也非真爱的亲子。

此时,屋外刚刚离开的下人却是又走了回来,身边站着自己的主子。

赵明温原本是想要来看看,自己这个二儿子有没有什么缺的,却不想听到了这番对话。

“侍墨,你说我是不是太过忽视老二了。”

跟在一边的侍墨没敢吭声,他虽然从小就是老爷的书童,却也不敢随意掺和主子的家事。

“我与常氏虽没什么感情,可两个儿子终究是我的血脉。清廉倒还好,终究是我的长子,四岁前也一直带在身边。可精书他一直在东都,即使最近相处了数月,却一直不怎么亲近。”

赵明温说着眼中不由的流露出几分惆怅,虽说对于次子的期待没有长子高,也并非半点都不关注。

赵精书丝毫不知道一位老父亲正在苦恼,就算知道了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作为曾经在信息爆炸时代生活过的人,虽然未曾真正体会过古人的学习方式,却也多少知道些。

农民都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更何况是天天将勤勉挂在嘴边的读书人呢?

生辰那日,赵精书依然是由下人伺候着,只是来赵府的人多了些。

一个个送上贺礼,说些夸赞的话,然后得到小寿星的道谢后,高高兴兴的入席开吃。

赵精书感觉自己笑的脸有些僵硬,宴席没吃几口,礼物塞满了大半个私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