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娘,我知道你们也是尽了最大的力量了,我回去把首饰衣衫当了,实在不行就去娘家借点,总归要尽力量把相公的病治好,只要有人在,就有希望。”张氏接过银钱,眼里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心想他们对长子还真是看重,得知他生病了就家底都掏出来了,老二伤了身子,他们二话不说就把二房扫地出门。
张氏拿到银子后,以要抓紧时间去省城为由,早饭都没有吃就带着二宝回了县城。
而李婧文则一大早就去了山谷,查看了陷井之后,又去山里采了些蘑菇,秋天比夏天的蘑菇更多,质量也更好,加上这里没有别人来,可以说是她的私人领地,她又熟悉蘑菇长在哪里,不到一个时辰篓子就满了。
她再从空间里拿出二十个玉米棒子,用麻布袋装好,横放在篓子上,背着去了青牛镇,送去如意楼换了钱,想了想没有什么需要买的,才慢吞吞的往五里亭走,走到半路找个没人的地方从空间捉了条近二十斤重的大鱼和几只螃蟹,拿了一页猪肝和两块豆腐,一起带出了空间。
回去家里拿了个大盆子把鱼养在水里,螃蟹也连同丝袋丢进水,猪肝和豆腐则用碗装着收进碗柜里。
“刘氏,娘要你过去。”李丽推开门,眼睛在房间里扫了一圈,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板着脸说,自从李婧文不给她洗衣服后,再也没叫过刘氏嫂子,李连仲夫妻也当做不知道,由此可见他们家的家教都如何了。
“知道了,就过去。”刘氏头都没抬,冷冷地答应。
望着李丽转身而去的背影:“不知道他们又要想什么幺蛾子,娘,我陪你去。”刘氏每次去正屋都要吃亏,这次李婧文决定跟着一起去。
刘氏下意识地想拒绝,自己每次去都讨不了好,但更不想孩子跟着受委屈。
“大姑带着孩子回来了,姐姐跟着去好些。”三宝知道他奶奶难对付,但他大姑更难对付,对上那对母女,娘肯定会吃亏。
“大姑来了?”李婧文来到这里还没见过这个在原主心中很厉害的大姑呢。
“今天不是过节了吗?是来送节礼的,三婶正在杀鸡呢,早上的时候奶奶还打发三婶去买了肉和鱼。”李思文闷闷地说。
“不管他们,我们今天吃螃蟹、猪肝和腊肉,晚上吃鱼和豆腐。”李婧文安慰妹妹。
刘氏听三宝说得有理,李婧文总归比自己厉害些,带她一起总比自己去扛不住答应他们的要求好,刘氏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他们一定看上了自家的什么东西。
李婧文跟着刘氏走进吴氏的房间,吴氏、李秀、李丽、小吴氏、四宝、李竹,还有李秀的三个孩子。
于大海、于大河和于珊珊都围坐在桌子边喝茶吃点心,而桌子上摆的就是刘氏送来的冬瓜糖,桂花糕和桔子。
“娘,大姐。”刘氏恭恭敬敬地给吴氏行礼,又跟李秀打招呼,然后默默地站在一旁。
“奶奶好,大姑好。”李婧文跟吴氏和李秀行过礼后站到刘氏身边。
“刘氏,听说这些糕点是你们自己做的,桔子也是从山里摘回来的,你们倒是会节省,送节礼也不花一文钱。”吴氏冷笑着说。
“奶奶是对我们的节礼不满意?还是对我们没花钱不满意?”李婧文觉得这个老巫婆真是鸡蛋里挑骨头,跟她也没什么道理可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