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知道这个价格应该差不了,毕竟铜钱的购买力在这摆着,李家富在酒店跑堂一个月才四百文钱,也就是说一斤松茸是一个酒店服务员一个月的工资,死贵死贵的,难怪村里人采到松茸都舍不得自己吃,就是几两都要送到酒楼来。
“十四斤,篓子一斤半,十二斤半松茸,每斤四百文,一起五两银子,小姑娘,没错吧。”刘掌柜边说边递过一个银锭。
“没错,刘掌柜算的哪会错。”说完,李婧文双手接过那锭银子。
“小姑娘,如果还采到这样的松茸,还送到我们店里来,我们的价格是最公道的。”
“松茸暂时没有了,去那地方太危险了,要不是我机灵,这次都差点出不来,暂时是不敢去了,不知道刘掌柜收不收别的蘑菇?”李婧文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暂时不会拿松茸出来卖了。
“收,只要新鲜、品质好的蘑菇,我们都收。”刘掌柜也知道好东西不容易得,有更好,没有也不强求,酒楼的生意很好,鲜蘑菇的需求量也比较大,只是很少有人送过来,都是伙计到市场上去买。
“松树菇多少钱一斤?”李婧文看到刘掌柜平易近人,就大着胆子问了下价格。
“好的松树菇每斤十二文,茶树菇十五文,草菇十文,我们酒楼就收这几种菇子。”看到她问价格,刘掌柜干脆把常用的几种蘑菇的价格都告诉她。
“好,只要采到好蘑菇就给你们送来。”李婧文决定每天采些蘑菇来卖,山谷西头南面的山里满山都是松树,又是阴面,应该有蘑菇采,这样,她以后拿出少量的银子来也有个明处。
从酒楼出来,李婧文第一个要去的地方是书铺,书铺距酒楼不远,走了五六分钟来分钟就到了,她自己不知道要买什么书给宝开蒙,只好问伙计开蒙要用哪些书。
伙记就给她拿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算术》四本书,前三本也罢了,她知道这是古代的启蒙读物,只是当她看到算术书上的阿拉伯数字时惊呆了:这个时代有阿拉伯数字?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本算数的书,这上面的数字还是我朝的太祖皇帝发明的呢,这算术,也是太祖皇帝提倡要学的,他老人家说我朝的举子不仅要会写文章,有治国之策,还要会算数,懂经济之道。”伙记看到李婧文拿着那本算术书发呆,就解释说。
穿越同仁!穿越同仁呵!李婧文没想到自己的老乡成了开国皇帝,可惜已经去见老马了,怪不得,红薯,那是明朝才引进来,没道理宋朝过后就有了。
火柴,还有火柴盒子上那张扬的“大炎制造”四个字,无不彰显着有穿越同仁,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更没想到这位牛人还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历史,成为一代帝皇,开创了一个新朝代,不知道这位老乡还带来了些什么?李婧文拭目以待。
李婧文又要了大、小两支毛笔、两块墨、一方砚台、两刀最次的纸,两刀中等宣纸,大字字贴、小字字贴,一下就花了她一两多银子,直叫她肉痛:怪不得穷人读不起书,这些东西也太贵了。
书本虽然贵得要死,但是有些东西不买不行,她到这个世界,两眼一摸黑,想要活得自在,必须了解这个世界,家里有个野心勃勃的李家荣,又有二宝那个的毒虫,她迫切希望自己的老乡不要被历代的帝皇同化,做个开明的皇帝,不要跟历代的封建帝皇一样凶残,动辄满门抄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