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聊了一会,林鼎天也不时的插句话,其乐融融。
十二点多一点,林耀宗回来了。
几人寒暄了一会,周青云拿出她带来的砚台,外面就用几层报纸包裹着。
“伯父,上次来家里,看到墙上挂着您的字,有颜体和柳体的影子,想来也是喜欢书法的人,这块砚台是我偶然间得到的。您看看喜欢么?”
“哦,青云还对书法有研究,不错,现在年轻人能稳下心来练习书法的可不多了。”
林耀宗笑着接过砚台,解开外层包裹着的报纸。
首先露出的是两块墨锭。
“咦,这可是宝贝啊,有两百年的历史了,这是块徽墨,现在工艺、配方都已经失传了。这我可舍不得用,我放在阳光下你们再看看。”
亮光下,乌黑的墨块光泽莹润,包裹着的细细漆衣;独特的“焕彩描金”技艺,使墨块一面雕刻的岚光山色被表现得瑰丽多彩,金黄、浅蓝、青绿,不同角度闪出不一样的深浅明暗,缤纷斑斓。
反过来,墨锭的背面刻着“乾隆三十年”的字样。
周青云只知道这两块墨锭有年头了,但她还真不知道放在阳光下能有这么多颜色变化。
不过她也没有不舍得,家里还有呢。
林耀宗又闻了闻墨锭,舒服的吸了几下,然后小心翼翼的将墨锭放在桌子中央的位置,重新拿起还裹着报纸的砚台。
又解开两层,露出了一块荷叶状的砚台,荷叶边角卷起,形状优美,线条细腻工整,刀法简洁流畅。
林耀宗端详了许久,才开始缓缓说道。
“这应该是宋代的荷叶砚了,宋代文化学术高度发达,文人学士们对于文具的实用和美观要求都很高,书写之余,鉴赏和收藏名砚都成了当时文人的一大乐事。砚台也就是从那时起开始变成艺术品了。”
周青云心想,看来这个未来公公还真有两把刷子,等以后政策允许了,文物鉴定这不又多了一个免费劳力。要知道,对于真心喜欢文物的人,就算不给他们报酬,让他们鉴定开眼,他们也都高兴的不行。
林耀宗还在捧着砚台端详的时候,想不到转眼间就被没过门的儿媳妇给算计上了。
“老林,你都看了十来分钟了,你要是宝贝它,就放到书房里,有的是时间看,青云赶了一上午的路,估计都饿了。”
“哦,开饭,开饭。”
林耀宗说完就抱着砚台,再小心的拿起那两块墨锭上楼去了。
林母朝着周青云笑笑:“看来你送的东西,送到他心里去了。平时他除了上班,就这点爱好了。”
“伯父喜欢就行,以后我再留意着,有了好物件再拿来让伯父看看。”
林鼎天坐在沙发上,撇了撇嘴,心想:“女人的嘴,骗人的鬼。你那好物件还少呢?我都给你拉了整整的三大车。”
但也没有揭穿媳妇的真面目的想法,谁让他觉得自己媳妇撒谎都是这么可爱呢!
中午的饭菜很丰盛,显然是林母早有准备,有买的现成的卤煮、烤鸭,也有亲自炖的鸡汤,油焖大虾,还有些素菜,如凉拌藕片、清炒蒜薹等。
饭间,林父林母又问起周青云在沪市的工作,还有学习等情况,周青云回答说这次回来除了做英语翻译,另外一件事就是参加学校的考试。
林鼎天也开始替周青云吹嘘,说是周青云学习如何如何厉害,上次英语竞赛还拿了个一等奖,更厉害的是,还被胡庸大师收为关门弟子的事。
“胡庸?华清园的胡大师?”
林耀宗诧异地问道,林母则像是没听过的样子。
“是啊,就是他,上次青云参加完英语竞赛,胡大师都当场表示了要收她为学生,可以马上跟着他学习。但青云拒绝了,说是以后再说。”
林鼎天一副与有荣焉的表情。
“那可是国宝级的人物,文化届的泰山北斗。青云你怎么回绝了呢?”
“伯父,我觉得我还是把文化课安心的学扎实,再学英语,如果直接答应了,那么高中的知识可能就是空白了。”
周青云当然不会老实回答,说是这两年生意没有人竞争,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嗯,踏实点好,一步一个脚印,这样的学问才不会是空中楼阁,小天,你跟青云多学学,当初你爷爷送你去参军的时候,就把学业给拉下啦。等找个机会,你也要拾起书本来,重新读几年书。”
林耀宗一琢磨周青云的话,又转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