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重回七零:农家小女初长成 > 第129章

第129章

正月初十,裁缝铺子开始上班。

早上八点钟,女工们就已经到齐了,安琴简单的讲了两句话,大家相互拜了拜年,就开始正是进入工作状态。

这次她们要全力做春秋装。

这两件春秋装一件连衣裙,一件上衣。年前就已经打过版了,衣料也够用的,直接裁剪好后缝纫就可以了。

周青云因为没有其他事,就在这边看了一天,发现女工们每个人领过几套衣服的布料,就开始裁剪,然后缝边,再将布片做成衣服,最后再熨烫,裁剪一下线头,然后包起来。

10个人一天能做个60来件,如果按照一件10块钱的出厂批发价,就是600块的钱,再出去物料和人工成本,利润能在30%,十个人一天能赚个180块。

这效率有点低,人均劳效周青云也有些看不上,一人一天才产生18元利润。

不光是脚蹬的机械缝纫机的问题,还有就是没有分工,没有实现流水化作业的管理。

临近下班的时候,周青云将女工们组织起来,开了个会。

“马阿姨,我看大家做衣服都是个人做个人的,你们之前在厂子里都是这么做么?”

“是啊,周小姐,厂子里也一直是这样做的。”

“那还有什么办法能提高每天的产量么?”

“周小姐,我们这些老姐妹都是熟练工,今天是第一天做,我刚才看了一下已经做了63件,这个速度可是比以前在厂里干的还快,等着过上几天,对这个版型都熟悉了,一天能做到80-100件。”

“马阿姨,我不是说你们的技术的问题,我今天在这里一天,你们的技术都很厉害,我也都看在眼里,我今天叫大家留下来,是想讨论一下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将我们的产量再提高一下。”

“那就只能加人了。”

一个女工开口说道。

“不错、就是,就算最熟练的一天做个10件衣服就顶了天了。”

旁边的人附和道。

“不错,刚才这位阿姨说的很对,加人是一个办法。但是我想再改进一下生产程序。我今天看了一天了,这做衣服主要就是裁剪、缝边、拼接、熨烫这几个环节,虽然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头到尾的将一件衣服做出来。但是每个环节都用到不同的工具,也基本上都不在一个地方,这中间的过程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周青云看到大家都在认真听,也在思索着。

“我的想法是这样,我们要分成几道工序,裁剪一道,缝边一道,拼接一道,熨烫一道,最后是剪线头和打包。因为你们的技术好,缝边和拼接这两道工序你们来做就行,另外其他的裁剪、熨烫、剪线头和打包,我想再请一些女工来做,这些工序除了裁剪,其他的都很简单,就算是没有工作经验,几天的时间也能学会。”

“不用,我们院子里的退休女工多得很,你要是想雇人的话,我给你找些熟练的来就行。”

“那行,马阿姨,年龄跟您差不多大的就行。再就是,您也第找几个年轻得来,搬搬抬抬的活您也有人指使不是。”

“周小姐,您说的对,就让年轻的来了先当上一年的学徒,回去我给你寻摸寻摸。”

“马阿姨,您叫我青云就行。虽然是学徒,但是工资还是要发的,只是没有你们这些干了一辈子的熟练工高。”

“青云小姐说了,姐妹们都回去看看自己家有没有合适的后生,可以带过来。这可是给他们学本事的机会。”

下面响起了七嘴八舌的商量声,现在谁家没有在家里吃干饭的。现在国营厂子里的工人可不是那么好当的,都要求有编制。

“各位阿姨,你们家里的年轻后生可以来,但是就有一点要求,要求勤快能干,可别来了最后用不了,大家脸面上都过不去。

新人来了之后,先试一个月,行就留下,不行我们就给结算一个月的工资走人,大家都没有意见吧。”

周青云赶紧打一下预防针,可别什么歪瓜裂枣的都往这里划拉,她可不养懒人。

“没有,没有。”

“那就拜托大家了。”

等大家都走了后,安琴在一边忍不住问道。

“青云,这次招工你也没说个数,我估计人数不能少了,我们这个地方,二楼已经没地方了,顶多就是一楼还能安排几个人,超过二十个人的话,我们这里就有点盛不下了。”

“嘿嘿,你猜猜。”

周青云没着急回答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