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回到家之后,周青云便去了周南家,告诉周南,等她哥哥回来之后,让他们兄妹到她家去一趟,她这边有一个活计,看看他们两人愿不愿意愿意干。
别做饭了,直接到她家去吃。
农村的季节等秋收完之后,便会迎来了个长达三四个月的冬季,整个冬季大雪封山,大地冰冻,人们都无事可做,都待在家里猫冬。
村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这个季节怀上的,每年10月到腊月是一个孩子高产季节。
有些人也会跟着建筑队帮人家盖房子,一天也能挣个几毛钱,大多数人都是奔着中午头的一顿饭去。不管吃的好坏,至少自己家的粮食是省下来。
等到上冻的季节,建筑队也会停下来,干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回到家之后,柳茹已经做好了饭,中午吃的是玉米面做的窝窝头。
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野菜,用面拌在一起,放在锅里蒸熟之后,然后用蒜调着吃。另一个菜是冬瓜大虾汤。
周青云就很喜欢吃这种玉米面,做的窝窝头,特别是刚蒸出来的时候,有一股玉米的清香,吃起来甜甜的。
其实周青云最想吃的还是地里快要成熟的玉米,现在的玉米似熟未熟,玉米粒又嫩又多汁,吃在嘴里香甜的不得了。
这些庄稼是整个集体的,要是摘了被发现了,那可是要抓起来批斗的,周青云就没去找那些麻烦。
当然,她也不屑于为了嘴馋就去偷人家的棒子。
吃完饭之后就去院子里,旁边有两垄柿子黄瓜,摘下来也不用洗,直接放在嘴里吃。这个时代的蔬菜,不管是柿子还是黄瓜,都有一股各自特有的味道,这在以后根本吃不到。
下午时候,柳茹继续去割茅草了。
周青云则独自在家里,翻看着买回来的高中教材。
语文的底子学了就丢不了。
数学只要找出几个知识点来,重新巩固一下,问题也不大。
政治是需要大量背诵的一门课程,只要下功夫就可以了。
理化,这需要从头到尾的梳理一遍,这些之前都学过,理解上是没有问题。
英语当然不用说了,这是周青云的强项。
一个下午的时间,周青云一直是在看英语,先从简单的入手。
单词都是很简单的一些单词,就是有些语法和短句,跟他后世经常说的有点区别,只需要调整过来,将现在的语法记住就可以了。
下午柳茹回来的时候,她已经将整本英语书全部串了一遍,感觉已经没有任何障碍了。
就算用书本里的内容考试,达不到100分,也能达到95分以上。
“青云,学的怎么样?”
“还好,我把难点都画下来了,等着再查一些资料就差不多。”
“家里也没有桌子,你写字很不方便吧?”
“还行,我在吃饭的桌子上写就行。”
“现在吃饭还不着急,我一会儿去村里原来住在咱北边的,你三叔家去问问他会不会做这种桌子椅子?他以前做过木匠,咱们出点钱,让他做一张。”
“行,做一张也行。”
周青云弯着腰一下午,确实也感觉有点累。饭桌太矮了,反正他们又不缺钱。
将桌子上的书都收起来之后。
周青云开始准备晚饭,中午买了一块带皮的五花肉,有二斤多重,周青云准备做红烧肉。
红烧肉的油水大,可是最解馋的。
做红烧肉,最主要的点,就是要掌握炸的火候,还有煮的时间。
等红烧肉快好了之后要大火收汁,暗红色的肉皮,就算不吃,光看着也享受的很。
除了这一个肉食,还有西红柿炒鸡蛋,凉拌黄瓜,还有一个蒸野菜,一肉三菜,丰盛的不得了。
饭还没有做完的时候,柳如就已经回来了,非常高兴的对周青云说,他那个三叔答应了,说是半个月就给做出一套桌椅来,柳茹也给他留了20块钱。
双方皆大欢喜。
当木匠的三叔当然欢喜了!
现在木材的采伐管理的并不严格,虽然不能大肆的采伐,但是如果自家需要做一套家具用的话,大队公社还是给批条的。
这个三叔也是跟着集体一块劳作,平时手里也没有分钱。
20块钱,可比他秋收结束之后,去跟着人家做零工,一个月挣得还多,他当然愿意。
况且木头是免费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