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的时候,柳茹将今天刚拾的两个鸡蛋煮了,然后又做了一盘野菜,没油没盐简直难以下咽。
真不知道以前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
主食还是地瓜干。
“下午我们去县城转转,今天你就不去打猪草了。”
周青云提议到。
“行,家里有些东西也缺了。”
就这样,周总吃到了,几十年来最难以下咽的一顿饭。
吃完饭两人也没有在家里停留,而是直接出发去了县城。
周家堡距离县城有十五里路,两人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
周青云初中便是在县城里念的,对县城里的街道、市场都很熟悉。
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是配给制的,只要是商店里卖的,基本上都需要用票。
物质的缺乏,也促生了一些黑市,黑市里面的一些东西用钱就可以购买的,但是价格要比用票在商店贵上两三层,多的能贵到五成以上。
以前周青云念初中的时候,只是知道卖什么的,在什么位置,但是价格却从没关注过。
这一次来,她主要是想看一下市场上卖的商品,都是什么价格?
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盈利的方式。
1975年,虽然还没有到改革开放的时间,但是整个社会对于投机倒把的定义,界定的并不是那么严格了。
只要没有人举报,便不会有人特意的针对你。但也要机灵点,每个月还是会有几次普查。
有好多的人开始在偷偷摸摸的卖着东西。
个体户开始冒头。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年代,凡是在这个时代做小买卖的人,只要不是被人骗了,就没有亏损一说。
胆子大的人大赚,胆子小的人小赚。
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成了时代的幸运儿,等到80年代,全国各地会陆续地冒出一些万元户。
这些万元户基本无一例外的,都是最早的一批个体户。
周青云走在县城的大街上,看着一些挎着篮子,上面盖着布,眼神躲躲闪闪的人。
就嗅到了一种令人兴奋的气息。
这是她最擅长的领域。
这个年代,你不需要跟人斗智斗勇,不需要太担心欺骗和欺诈,只要有一点本钱,凭着低买高卖,就可以使财富慢慢积累。
信息的不对称性,是赋予这个时代商人最大的作弊器,对于周青云来说,哪怕她在后世没有经历过奋斗,坐上高位。也完全可以凭着先知的优势,掠夺社会的财富。
这可不单单是薅社会主义羊毛了,而是偷社会主义羊群。
路边一个观察了她们娘俩很长时间的大娘,终于在他们转到一条支路上的时候,追了上来。
“大妹子,大妹子,看看,这是今天新鲜的鸡蛋,又大又红,要不要来上俩?”
大娘是纯朴的,一看就是在县城附近种地的农民,脸上还带着风吹日晒的印记。
叫卖鸡蛋的时候也有一种农民特有的羞涩。
没等柳茹拒绝,周青云便问道:“大娘,这鸡蛋是你家的鸡下的?多少钱一个?”
“姑娘,你看看这鸡蛋多大啊?一毛钱一个。我是东南边小黄村的,这鸡蛋都是村里的鸡下的,今天刚拾的,新鲜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