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发生的一切,刘诞其实不意外。
因为他知道,当他出现在这里的那一刻,就已经让历史的车轮转了向,改变了一些历史痕迹。
不过一些巨大的历史事件,这种情况是多因素的。
倒也不会因为他的横空出世,从而轻易发生改变。
比如刘辩被废这件事。
其实。
在袁隗提议刘辩,拜他为太尉,并让他当并州牧,奉旨前往并州平叛的时候,他便猜到袁隗在打什么主意了。
在三国历史中。
董卓废帝的时候,虽然袁绍出声反对,但是,这并不能代表袁家。
尤其是在后来献帝上位后,袁隗反而得到晋升,这足以说明袁隗在其中的行为了。
所以。
刘诞知道自己的出现,让袁隗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
再结合以前所得到的情报,袁家绝对是想要彻底掌控朝廷。
而有着刘诞他这么一个强势、强大靠山的天子刘辩,绝对不是一个好掌控的人。
所以。
袁家想要彻底掌控朝廷,只有两个可能性。
其一,刘诞没了。
其二,换个没有靠山的皇帝。
比起第一个,还是第二个好操作。
而且换个皇帝好处多多。
一来,刘协背后没有强大的靠山。
二来,刘协的年龄更小,更容易掌控。
三来,可以废除刘诞这个辅政大臣,这样,刘诞想要干涉朝廷也得找过别的借口了。
然而。
袁隗他不知道的是,换个皇帝,刘诞也求之不得。
否则。
刘辩继续当皇帝,有着他这么一个强大的靠山,就连董卓也要掂量掂量,不敢轻易在明面上欺负。
如果是这样,日后何来董卓乱政?
没有董卓乱政,没有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天下还乱不乱?
不乱。
刘诞一辈子也许只能当个太尉。
甚至,等刘辩长大,在早已经腐朽不堪的朝廷大臣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必定会跟自己产生间隙。
这可不是刘诞想要的。
而且。
刘诞知道,大汉的气运其实早已经在逐渐消亡。
不管是刘辩还是刘协,他们都注定不会是一个好的皇帝,也绝对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哪怕有他镇压董卓。
但是。
乱世迟早会到来。
与其这样,还不如按照历史发展。
主动迎接乱世的到来。
这也是为什么刘诞会同意离开洛阳的原因。
不过呢。
刘辩可以被废,但是绝对不能够死。
来自后世的刘诞,还做不到那么决绝。
同时。
如果刘辩被杀了,那么他的声誉势必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这是他绝对不允许发生的。
所以。
刘诞在离开洛阳的时候,就秘密安排了关羽、张飞、典韦、太史慈四个人在洛阳里埋伏起来。
时时刻刻关注着皇宫里动静。
同时。
刘诞也买通了皇宫里的某些小黄门,一旦有什么动静,马上就派人将信息告知关羽他们。
让关羽他们第一时间可以进宫救人。
甚至。
他也在洛阳城外埋伏了一支兵马。
一旦关羽他们被围堵,他们也可以第一时间进城救人。
紧接着。
他便会马上带着兵马回援。
可以说。
刘诞早已经计划好了一切,确保万无一失。
不过。
可能是董卓被他的实力给吓着了。
又或者董卓暂时不想招惹刘诞,只能够捏着鼻子,让关羽几个人带着刘辩离开洛阳。
唉!
刘诞最后心里感叹一声:
“董卓居然怕了自己,原本还想着再教训一下他的呢。”
不过。
现在。
洛阳的事情暂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那里的事情暂时与刘诞无关了。
他望着洛阳的方向,忍不住笑了一下。
低声自语一句:“袁隗啊袁隗,你以为我才是最大的敌人,殊不知,董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