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姥爷的小饭馆[古穿今] > 63. 广式烧鸭饭4 冲鸭!

63. 广式烧鸭饭4 冲鸭!

领导看过素材后非常无语,找到隋记者和冯摄像说道:“采访家店那最后一家素材怎么录成这样,好歹吃的时候介绍下吃的什么菜,菜的特点是什么吧?就算让你们表现的好吃点,也不用吃的这么卖力吧?让观众看你们闷头吃饭啊?”

隋记者和冯摄像都挺尴尬,但他们还是实话实说:“领导,是真的太好吃了。”

领导:“.。”

领导更加无语,但看电脑上他们那个闷头干饭的样子,又觉得他们说的可能是真的的,冯摄像他可以不信,但偶尔在食堂碰到隋记者,她确实不爱吃肉,只吃点清菜了事。

“好吧,但闷头吃饭这段就别剪进去了。素材不多就着重剪前两家,最后这家捎带简单介绍下得了。”领导建议道。

“那怎么行,这部分内容本来就占咱们新闻节目时间不长,再这么一弄,那最后一家就没什么内容了,上头可是让咱们好好宣传下本地美食,这么厚此薄比,县里领导不会有意见吧?”隋记者说的有理有据,义正言辞。

实则想的是,小饭馆饭那么好吃,以后她肯定还要好去吃啊,这么一弄老板一看电视,那肯定得生气啊,万一老板生气不卖给她东西了咋办?

所以一定要坚决反对。

领导心说,你以为县领导很闲嘛,还会有闲功夫关注咱们这个小节目,不过转念一想,隋记者说的也有理,厚此薄比确实不好,而且隋记者一直挺专业,她既这么建议,肯定有她自己的理由。

他虽然是领导,但毕竟年纪大了,对现在许多年轻人口味把握不好,说不定这样剪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于是在小饭馆录的素材,除了采访海连敬采访那段,两人闷头吃饭那段也被保留了下来,剪到了最后。剪好后,就在晚八点县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了。——

“啊,好累啊,不想再上班了啊。”

晚上将近八点,曾宇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一下摊倒在沙发上,工作十几个小时,感觉身体要被掏空,但肚子也空空,只得爬起来弄点吃的。

他自己一个人住,平常也不煮饭,以泡面度日。

从冰箱拿出一包泡面,煮也懒得煮,用热得快烧开一壶水,将料包倒进大号搪瓷缸子里,放进面饼,再加入没过面饼的热水,盖上盖子等几分钟就可以吃了。

他没啥口腹之欲,一直觉得吃饭就是为了维持生命,吃泡面省时省力而且也挺能入口,就经常吃泡面。

等面的空当,他打开了电视。

最近他经常加班,每天回来都快这个点了,这个时间段新闻才刚播完一会儿,电视剧还没开播,他就固定到本地青云台看会儿《每日新闻》打发下时间。

说是看,其实就是吃面时凑合看两眼,听个声而已。

这个节目播的都是县里大小新闻,都是一些农村建设之类的,例如这个镇子统一修了公厕,那个村种出的西瓜又大又圆,都是些他不怎么感兴趣的事。

这不电视里就播着西营镇某户农民大爷,承包了十亩里种萝卜,被访大爷正指着自己新承包的地,慷慨激昂的展望未来怎么规划这十亩地。

“十亩地全种萝卜,卖哪儿啊,这大爷真胡来。”程宇老家就是农村的,对种地有点了解,萝卜到冬天不值钱,哪有种这么多的。

这时他的泡面也差不多了,掀开盖子红烧牛肉的香味就飘了出来,虽然里面一块牛肉没有,但他还是觉得挺香的。

有泡面这么省事的东西,为什么不吃泡面。

他一边吃着泡面,一边继续看电视。

镜头一转,记者起县里美食节的事,原来接下来要采访在美食节投票选出来的前名店铺。

第一家店,主持人采访完店主兼大厨后,镜头再次一转,圆桌上摆满了菜,扣肉猪肘四喜丸子烧鸡红烧鲤鱼,全是荤菜,还大部分是大荤的,只有个干煸四豆是素菜,还用了好多红辣椒炒成重口的样子。

看着主持人吃了两口声情并茂的介绍,然后一个胖子坐下大快朵颐,很快哐哐的吃了好几个菜。

曾宇撇撇嘴吐槽,“有那么好吃吗?这么多荤菜,也就开席时撑撑面子才弄这些,其实油的要命,吃多了腻死。”

还好他因一直在加班没美食节,省钱了啊。

还是他的泡面好吃。

接着画面一转,又来到第二家火锅店。

杨记涮锅他过年时跟亲戚去过,羊肉太肥、青菜也不是很新鲜,也不知道怎么进第二名的,简直就是瞎排。

嗯,还是他的泡面香。

这家店大胖子只吃了不到一半,可能是太难吃了吧。

接着是最后一家店,主持人照例采访了店主,店主是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头,但精神头还挺足,听到老头说那句,“我家没有拿手菜,我做的菜都是拿手菜。”

曾宇一口面汤差点喷出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