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闹到这种地步,朝臣们无一不知,这已经不是皇太子能处理的程度了,皇帝将朝中德高望重的臣子们纷纷叫到嘉量殿中开小朝会。
嘉量殿。
皇帝看着大都路官员递上来的奏折,全都是请罪的,没有一个说了解决办法,顿时怒不可遏,将奏章拍在书案上。
“你们就是这样办事的?!”
“陛下息怒。”殿中大臣及太子纷纷跪下请罪。
息怒?怎么息怒?皇帝眼中喷出怒火,“户部尚书何在?”
户部尚书连忙出声回应:“臣在。”
“朕允你戴罪立功,将库中粮食放出来救济灾民,马上写份具体救灾措施呈上来!”皇帝压下情绪,迅速提出要求,手指点点奏章。
户部尚书不敢答应,匍匐在地,颤声回道:“陛下!江南乱兵四起,运河被截,大都粮仓已丢,去岁,蝗灾、洪灾、瘟疫在江北横行,粮食更加收不上来,大都百姓仅能温饱,如今库房中粮食所剩无几,不足以救济城外百姓,臣、有罪!”
听这话的期间,皇帝的手掌紧握又放松又握紧,心中无力感渐起,这些事情他怎么不知道呢?呵,就是因为知道大厦将倾,无力回天,他才如此放纵,让太子代理朝政的不是吗?
皇帝眼睛紧闭,心有不甘,沉默良久,逐渐冷静下来。
“这也不能怪你们,你们起来吧。”皇帝叹了一口气。
殿中跪下的臣子们对视一眼,慢慢站起身,躬身等着皇帝的下文。
皇帝看了一眼众臣,无奈道:“你们都是国家栋梁,如今境况,你们说,该如何是好啊、”
皇帝的语气有期待,殿中臣子们面面相觑。
过了半晌,皇帝就要失望时,欧阳合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有一策。”
“哦?爱卿快讲。”皇帝提起气息,看向欧阳合。
欧阳合沉吟道:“陛下,不如放开百姓不得私造武器等专制...”
“不可!陛下切不可信此厮胡言乱语!”欧阳合还没有说完,就立马有臣子出来反驳。
“陛下,如放开百姓不得私造武器等专制,岂不是助长反贼气焰?如此提议者,应立即处斩!”
欧阳合低着头没有反应,早知道会有人反驳。
皇帝眉头微蹙,想了想,道:“爱卿请勿性急,且听丞相说完。”
“丞相请继续。”
欧阳合这才不急不缓地重新说道:“陛下,不仅要放开百姓不得私造武器等专制,还应颁布诏令征兵,无论是黄金贵族还是南边汉人,只要出五千壮丁,即可得到朝廷的任命,为万户,依此例,出五百壮丁为千户,一百名壮丁为白户。”
“如此一来,灾民中的大半被征兵,出兵者自给自足,朝廷不仅省了粮食,还能充实府兵,一举三得也!”
殿中臣子交头接耳,开始讨论这个计策的可行性。
皇帝眼睛一亮,赞赏地看向欧阳合,“好啊,爱卿不愧为国之栋梁,竟想出如此妙计。”
此时,又有臣子面露疑虑,站出来说道:“陛下,此计疑虑重重,还需谨慎实施啊!”
皇帝看向反驳的臣子,问道:“那你还有更好的计策吗?”
臣子讷讷不敢言。
皇帝面无表情地呵斥:“退下!”
“是...”
再也没有臣子敢站出来反驳,于是皇帝口出金言:“传旨,左丞相欧阳合为提督,办理此事。”
“大都路总管府三品以上官员,办事不力,致使灾民冲击京师,革职查办,其他官员以三月为期,戴罪立功。”
“臣遵旨。”殿中大臣齐声高唱。
......
皇帝颁布新策后,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国各地都有金人贵族响应。
其中有一位黄金血脉的后裔——罗络巴图鲁,早年被朝廷派遣至大理国担任元帅,后被封为四川行中书省参政,在农民叛军四起时,率领三千人控制局势,使当地百姓免受战乱。
如今新策一出,罗络巴图鲁立即召集周围的官吏和地主,募集两万人马组成军队并加以训练,在四川等地成为了镇压反贼的凶猛力量。
此事传到大都,皇帝立即下令,晋升罗络巴图鲁为平章元帅,给大都的百姓打了一剂强心针。
于是大都周围百姓纷纷响应号召,开始自建军队,然而这些人想要获得朝廷的认可,还要帮助朝廷清理大都城外叛军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