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出层云中,经历过一场血洗的皇宫在人来人往中又快速恢复往昔的模样,月洒下银辉,遮住刺目的猩红,肮脏的人心。
几十年间京都城再未有过如此不平之夜,这也无疑是一个警钟,敲在每个京都的世家大族,官宦府吏头顶。
将军府主人虽已外出,但四皇子等人并没有放过,还是派人围了将军府。仲秋和长风决策也果断,杀人救驾。再怎么说明面上,将军府还是皇帝的宠臣,一个武将之家在有人反叛谋逆时无论如何也不能一声不发,一举不动。但同样也是大邺最如日中天的武将,“救驾”的时机尤为重要,否则难免别有用心和心怀不轨之人会生出些别的心思和谣言。
将军和大公子临走时交代过四皇子和太子之间可能生些摩擦,让他们时刻注意。因此在四皇子准备行动,派人包围将军的第一时间他们并没有立马动手,他们在等皇帝的人出手,只有皇帝动手后,他们再出手既全了救驾之名又不会让皇帝以及其他人认为将军府有乘虚而入的心思。再者也不会让皇帝和其他人诟病将军府救驾来迟,毕竟将军府的主人都已远游,手下人来迟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仲秋在得到皇帝的人开始反攻收拾四皇子人马时才下令动手,然后率人去驰援。其他武将穆远候,楼将军等人也是如此心思。
圣卿王是唯一被四皇子漏掉的京都城权贵,可想而知圣卿王在大邺的境遇到底有多差,一个手无实权毫无建树皇子也瞧不上他,只当他是个徒无虚名的质子。
圣卿王在府中一较高的阁楼中,冷眼看着夜从寂静到喧闹再回归寂静。风撩起他的发丝衣角,混合着缕缕的雪松香融入黑夜。
“公子到大澧了吗?”
“还没收到信息!”身边的人应答。
“将这边的消息都传回给公子,立即让我们的人去查那个睿安王,务必要查清楚他的底细。”
“是”身边的人隐入黑暗。
圣卿王隐隐觉得这凭空出现的“睿安王”对大邺朝局会有很大的影响。
丞相府中也收到了消息,王冕也对这失散二十多年又突然出现的皇子头疼不已,本来四皇子一除,这大邺的天下对太子和他来说几乎是囊中之物,如今又突然冒出来这么个人,而且皇帝对这个睿安王的的态度如何他们还不清楚,前路又多了一道阻碍。
这一夜,大邺迎来新一轮的争端。
早晨朝政殿中,议论声此起彼伏,有人心焦,有人忧恼,有人好奇,有人愤懑。百人千颜,好不热闹。
“陛下驾到!”席苍的声音传遍大殿,群臣安静跪迎皇帝早朝。
“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很多人趁此大着胆子偷瞄皇帝的神情,皇帝面上比以往多了些怒气外别无其他,更有甚者好奇张望寻找“睿安王”。
“众卿平身”永辉帝朝卫平示意让他把人押上来,“昨晚之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叛臣逆子皆已被逮捕。”
四皇子慕焕,定北侯,舒妃,孙尚书四人被押上大殿。
“逆子慕焕伙同定北侯,孙尚书所犯之事罄竹难书,朕亲写《百罪录》,给天下和百姓一个交代。”永辉帝抬手,席苍将一个卷宗呈于诸位大臣让其传阅。看过之人无不愤慨,怒骂斥责四皇子等人。
“朕判四皇子舒妃死刑,定北侯孙尚书诛九族,其余涉事皆死罪,众卿可还有异议?”
“陛下圣明!”
“好,拖下去,今日午时行刑,准京都百姓欢刑。将《百罪录》张贴至全国,让百姓都清楚明白这逆子做个什么。”永辉帝令下,四人又被拖下去,接受既定命运。
“太子和丞相检举四皇子等人有功,赏!”
“谢陛下!”
他和太子商量好在武林大会之后将四皇子贪污受贿的账本信件交于皇帝,前些日子他还苦恼皇帝为何一直隐而不发,昨夜才想明白皇帝在作更大的局,甚至他和太子也成了其中一环。这让王冕生出些许不安和忌惮。
“朕还有一喜事要召告天下,上天有灵让朕昨日寻回失散多年的皇儿。恰逢昨日宫中叛乱他又临危救朕性命,朕特封他为睿安王。虽然他伤病较重,但朕觉应让其与诸位见见。”永辉帝自己都没发觉他说这些时尾音有些上扬。
“宣睿安王上殿!”
席苍话落,在众人的注目之下一身着亲王服制的男子被搀扶着进殿来。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睿安王行跪拜之礼,永辉帝让席苍亲自把人扶起,还专门赐了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