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三国白门楼演义 > 第十四回 吕布一笑十年少

第十四回 吕布一笑十年少

明”?庞统摇晃着脑袋,微微颔首,心中暗道“不错!”徐庶、甘宁、文聘三人,庆幸自己得遇明主,壮志昂扬。

吕布看了看大家的反应,接着说道:“诸位兄弟,自效仿荆轲故事以来,某是步步惊心,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后侥幸成功,诛杀董贼,虽得王允公赏识,但王允公乃一介书生,朝堂之争尚可,两军对垒不行,致使李、郭谋逆,始有长安之祸,王允公亦以身殉国。

逃离长安之后,某虽对大汉有微薄之功,却无人知晓;但某背上的‘三姓家奴’骂名,却天下皆知。天下之大,竟无某处安身之所,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盖因名声之故也。然,无人可说,无处可辩,每每仰天长叹,独自苦闷,借酒消愁,自暴自弃。此前,有负公台、伯平、文远,言不听,计不从,还望海涵。

某无数次深夜独自徘徊,冥思苦想: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民生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何人可证我清白?彼时张杨虽知隐情,但为人忠厚,人微言轻,有口莫辩。思来想去,唯有二人有此声望。一则袁绍。奈何某前往投之,不得相容,反遣人追杀于我。二则曹操。下邳围困之时,公台曾献妙计,某未采纳,何也?纵使解得下邳之危,终不能去除‘三姓家奴’之骂名,吾能逃到几时?负隅顽抗到几时?多年来东奔西走、屡战屡败,算是把某给打醒了!不洗去沉冤,则必死无疑。

某少时不喜读书,但在师傅的严苛教诲下,好歹硬背下只言片语。某困顿下邳之时,终日回忆领悟这些只言片语,受益匪浅,乃决定置之死地而后生。后来之事,诸位皆知矣。祛除此块心病,某不复郁郁寡欢,一日偶然照镜,不觉年轻十余岁矣。”

吕布这番话,主要是讲给陈宫、高顺、张辽三人听的。那天在下邳分别之时,三人心中就有不少困惑,如今终于有机会解释清楚,为什么吕布一下子变得有勇有谋,口齿伶俐,一夜之间还年轻了十多岁。吕布自己当然知道,是因为穿越的原因。“草原狼”在与吕布融合的时候,身体发生了变化,定格在30岁的年纪。只是当时在白门楼上,吕布满脸血污、披头散发,没有人觉察罢了。当然,同时也让庞统等人明白,为什么传闻中的吕布与现实中的吕布反差这么大呢。(历史上的吕布,出生年份不详,一般多认为是公元156年。如果以此为依据,古人以虚岁论,那么现在吕布已经45岁了。恐怕很多书友不喜欢垂垂老矣的吕布,也不便于将来展现吕布的绝世武艺,因此,作者以穿越为契机,让吕布的身体机能年轻15岁。反正,穿越嘛,一切皆有可能,不是么?如果不喜欢这个设计的书友,可以还把吕布当着45岁来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