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御极大明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政初划

第一百四十二章 新政初划

吧,皇对都察院玩忽职守,不能秉公办案,察惩劣官,甚是不满,将玩忽职守、懈怠公职、结党营私的都下诏狱了,剩下咱们几位了,尔等要与老夫同心协力,纠察官吏,办好差事,不要辜负了皇的圣恩。”

几名官员战战栗栗的拱手回道:“谨遵首辅大人之命。”

孙承宗微笑的点点头,“好!老夫再告诉你们一件事,天启元年要重开京察,你们要好好准备,这次京察要一改万历四十七年的京察,不得有徇私枉法,党同伐异之事,皇最嫉恨结党营私,对次的京察大计很不满,才重开京察,你们一定要秉公办理。”

“属下谨记!”

“好,下去吧!”孙承宗一摆手,几人连头都不敢抬,低垂着脑袋慢慢的退出渊阁。

送走这些人,孙承宗又命人传来徐光启。

两人是老相识,见面没有太多礼节,互称名字,如老朋友见面闲谈般,孙承宗将皇的旨意告诉徐光启,晋华殿大学士,入阁辅政,自己去主持都察院和三大营营务。如此一来,内阁韩爌称病在家休养,孙承宗无暇内阁事务,徐光启成了内阁实际的次辅,这让徐光启大感意外,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朝皇宫跪拜叩谢天恩。

两人简单的交接了一下,又去国子监考察学子。这些学子都是学习“西洋学”的学生,孙承宗和徐光启考察的对象也是这些人,从挑选一二十人作为观政分配到各部衙门见习,选的都拍手称快互相祝贺,没选的垂头叹气,在一旁看他们选拔的国子监原来的监生们个个咬牙嫉恨,对此十分不满。

这一次挑选,基本将徐光启原来带进来的学生有近半数入朝为官了,这更激起了他们学习的热潮,原来的监生们有些开明点的都转入学习“西洋学”,以图日后能像他们一样入朝为官,外面的人听闻的也有报名入学的,如此,“西洋学”逐渐成为一个耳熟能详的新名词传播开来。

徐光启、侯光远两人进宫面圣谢恩。朱由校见到徐光启和侯光远,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的说:“你们俩是朕的肱骨之臣,实话跟你们说,朕要恢复张居正的为政之举,实行‘一条鞭法’,现如今先要做的是在明年正月正式启动全国清丈田亩,天启二年全面推行‘一条鞭法’,农商并重,商税也统一改制,户部要拟定详细税率,呈报御览,天启二年一并推行。”

徐光启和侯光远互相对望了一眼,齐声回道:“皇英明!”接着侯光远进言,“皇,张居正是万历爷钦定的铁案,如果实行他的为政之举,恐怕会招致天下非议的。”

“嗯,”朱由校点点头,说道:“这个好办,朕下旨为他平冤昭雪,恢复一切爵位,追赠‘公’,赐‘太子少傅’,后人嫡系加封‘清伯’,家乡建庙供奉。”

“皇圣明!”两人恭敬道。

朱由校“呵呵”一笑,想道:这两人除了会这一句没别的了。

朱由校深望着两人,语重心长的说:“孙承宗虽在内阁,却无暇顾及政事,以后朕仰仗徐爱卿了;户部尚书是我大明的管家,朕知道这个家不好当,侯爱卿,这个重担交给你了,你可要管好这个‘钱袋子’,清丈田亩是朕登基以来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你一定给朕办漂亮喽,办不好,朕拿你是问,从今以后朝不会再有公然抗拒的了,不会再有百官罢朝的事了,你尽管放心大胆的去做!遇到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朕,朕为你做主!”

“臣领旨!”侯光远铮铮的回答。

“好!”朱由校开心的笑了,他们君臣几人谈笑多时,此定下了清丈田亩、赋税改制的事。

正当君臣愉悦的定大计时,程化祥神色慌张的跑了进来,“不好了……,万岁……,不好了……”

程化祥满头大汗,紧张地起不接下气。

/48/4ml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