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御极大明 > 第一百三十八章 宫中风波

第一百三十八章 宫中风波

宗二回到东厂衙署,迅速召集得力番役,将门窗关好,点燃蜡烛,在幽暗的灯光下对这些番役们严肃的说:“干咱们这一行的不多说了,是为皇办事的!咱们是皇的眼睛,替皇监视百官!有哪个官员敢对皇不忠,咱们不能这么忍着!这次皇给我们一道密旨,让我们侦查群臣贪赃枉法的证据。 .你们都是东厂培养多年的侦缉高手,对你们来说也不是难事,你们两人或三人一组,不管用什么方法,至首辅,下至九品城门官,一个都不能少,都给我查清了!”

宗二虎视着他们,一个个的扫过。这几十名番役是东厂最干练的,他们平日里潜伏在百姓之,有的是打铁卖菜的,有的是摆摊卖艺的,还有的是富商官宦家的长工,但真实身份是东厂的密探。有的看起来瘦小弱不禁风,实则是深藏不漏的高手,翻墙跟踪,都是拿手绝活。

宗二的话,让番役们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还从来没有这么查的,连城门官都算在京的有数百名官员,而他们不过几十人,这么大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要想查清他们贪赃枉法的事真是有点吃不消,这可以说是东厂成立以来从未有过得事。

一个番役惊诧的问:“大人,这么官员我们怎么查的完呀,您得给个时限。”

宗二瞪了问话的人一眼,“我也不知道,皇让我们查,我们不能有任何异议,只有遵旨!别忘了我们的职责是什么,先从都察院查起,包括各道御史,各部给事,查清后立即报与我。”宗二扫视他们一圈后又严肃的说:“记住,这次皇特别交代,不得侵扰百姓,一定要据实彻查,绝不能编织冤假错案,如果发现决不轻饶!记住了吗?”

“记住了!”番役们齐声叫道,但心里都在暗暗叫苦,部侵扰百姓哪有油水可捞,对于他们来说,编织冤假错案是发财的唯一门道。

“好,”宗二从袖子拿出一本小册子,递给下面,说:“你们每人抄一本,这面的人不要查了,还有孙承宗、徐光启、宋应星等新进的官员也不用查了。都机灵点,别把事办砸了。”

“属下明白!”番役们炯炯有神的回道。

忙了一晚,宗二布置妥当,开始了暗不见踪影的侦查行动。

看着番役们小时在黑暗之,他的心情十分的沉重,他第一天任接到这么大、这么重的皇命是十分危险的。朝官员们很多都腐败,可以说贪污少点的都算是清廉了,皇帝要这么查,万一走漏了风声无疑后果是很大的,必然会闹的人心惶惶,同样他这个东厂提督也会被推风口浪尖,成为众人攻击的对象。

这是个要命的差事,也是个要命的职位!怪不得历来东厂提督没有几个有好下场,但凡原因是如此吧!

自从百官罢朝后,朱由校在乾清宫过了两天的清净日子,政事也是内阁呈奏章票拟,皇帝批红,在转发内阁发出去,似乎又回到了嘉靖和万历时期的旧制。

这样也好,朱由校也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处理宫内得事情,精简宫的机构在她心里已经酝酿了许久。在明朝后期,太监的数量超过了任何时期,此时估算宫也有近万人的太监宫女,要养活这么多人对已经十分疲弱的大明王朝来说是不小的开支。皇宫的用度主要来自皇庄的收租和一些皇家产业,更多的是来自国库的调拨。皇宫每年几十万两的费用已经是国家沉重的负担了,成了大明的一个恶性肿瘤,朱由校不能容忍这么庞大的太监再吞噬国家的财富,必须想办法解决掉!

同样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那是决不允许再出现一个能干预朝政的宦官,他要彻底解决困扰大明二百年的宦官干政的问题。

这一日,东方的太阳刚刚跨过地平线,阳光还未照射到乾清宫的门窗,大明天启皇帝朱由校正美滋滋的睡着懒觉,朦胧忽听殿外哭声一片,起初以为是梦境呢,也不理会,仍在温暖的被窝舒舒服服的睡大觉,久之,哭喊声如同苍蝇一样萦绕在耳边,惹的朱由校睡意全无,猛然睁眼醒来。忽听哭喊声响成一片,嘈嘈杂杂,人数众多,惊的朱由校一个轱辘爬起来,慌张的喊道:“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只见程化祥慌张的跑进来,气不接下气,紧绷着脸十分难堪的回道:“陛下,是宫里各司局的太监们跪在乾清宫门口请求见您,这些都是老奴按照您的旨意裁撤下来的,他们都不愿意走,非要留在宫里,老奴不让,他们这求陛下您来了。”

“朕不是说过,年老体弱的分到皇家寺庙去,在那里供给柴米生活,也是衣食无忧,年轻的愿意回家的分发一百两银子的安家费,不愿意走的也可到皇家寺庙派些差事,难道你没有跟他们讲清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