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御极大明 > 第一百二十六章 学府风波

第一百二十六章 学府风波

深深鞠了一躬。

宋应星惊慌起来,忙回礼,“学生怎敢受恩师大礼!”

两人在这细声细语,远远看见的人真不知道这师生俩玩啥猫腻,都莫名其妙的远远看着二人。孙承宗走过去,笑问起来,两人慌张,推辞他事,孙承宗也不便追问,只是笑谈挑选学生入户部清丈土地之事,皇只给十五天的时间完成京畿地区清查,时间紧迫,孙承宗和徐光启也不多耽误,离开皇宫直接去往国子监。现在的京师学堂的学生都搬到了国子监,要到那里去挑选。

二人还未到国子监,远远的在轿听到吵闹声,从轿子的窗外看去,顿时傻了眼,只见学子们在国子监门外与监生们吵闹,两方气势汹汹,群情激动,都挽起了袖子准备大打出手。

两方的学生加起来足有三四百人,这么大的阵势要真打起来后果不堪设想。孙承宗和徐光启催促轿夫加快脚步。

在国子监门口,双方吵闹的十分激动,这里已经有不少百姓在围观,他们是在看热闹,又像是在为监生们助威,因为他们也认为这些“新派学生”是旁门左道,何况他们也有许多亲人读的也是圣贤书,自然从内心里是反对“新学”的。

百姓们的起哄助威,更显的新派学子们的孤立,也助长了监生们的底气,双方面红耳赤,只需一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可能酿成双方的群殴大战。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人群之外暴出一声叫喊:“住手!”

顷刻之间吵闹和百姓起哄的声音停止,都聚首转向人群之外,只见两顶轿子下来两个官员。从官服辨认,看的出一个二品,一个三品,官阶不小,众人意识惊讶,都收住了手,安静了下来。

京师学堂的学生们认出自己的老师徐光启,也有不少人认出了孙承宗,脸都浮现了惊喜之色,有了这两位高官在,他们有了靠山,都高呼“恩师。”并向他们行礼。

监生们对孙承宗和徐光启陌生,但听到“新派”学生们向他们俩行礼又叫“恩师”,再傻也知道他们俩是谁了,都十分恼恨,个个脸像是挂着一层霜,冷面相对,但碍于他们俩是朝廷官员,不敢太过放肆。

孙承宗和徐光启明白这其的原因,但此刻他们也不能再刺激监生,只能对自己的学生训斥,化解这场危机。

徐光启装作十分气愤的样子,指着自己的学生的喝道:“为什么不进去收拾收拾,竟在这里闹事?”

一个学生委屈的样子,指着监生们愤慨的说:“是他们不让我们进去,说我们是旁门左类,不配进国子监!”

徐光启听到后两眼一沉,阴着脸对监生说:“进国子监乃是圣谕旨,你们为何阻拦?这是抗旨!”

一个监生不服气道:“这是国家最高学府,是传授孔孟之道,儒家之学,不是你们这些旁门左道能来的,有辱国学。我们决不让你们进去,玷污圣人!”

“对,不能让他们进去!”

…………

监生们个个高举拳头附和,都憎恨的看着他们。

其实,这些监生们最难以接受的不是他们搬进国子监,而是这些“新学”派的学子们的学业已被皇承认,还赐予功名,论身份有的这群监生要高贵的多,他们苦苦读书何止十几年才能进入国子监,有的是有钱人,捐赠了数万两钱财才得的一个功名,而如今这些“旁门左类”的学子们竟然能受到朝廷的重用,他们心里怎能平衡?与其说他们维护什么孔孟之道,倒不如说是嫉恨。在他们心里,这些“新派学子”和坑骗皇帝长生不老的江湖道士没什么两样!

面对众多监生们的责难,孙承宗前呵斥道:“你们休要多言!此乃圣钦定,你们速速让开,否者皆以抗旨罪论处!”

监生们自认法不责众,也不把这些人放在眼里,管他什么官,咱们辛辛苦苦十年寒窗都没弄功名,这群人连个章都写不好,凭什么能获得功名,不服!绝对的不服!

“你是什么人?”一个监生问道。

“老夫孙承宗。”

孙承宗?帝师啊,监生们没见过但都听说过,皇的老师极有可能是未来的首辅,谁心里没数,这下子都安静了许多,没人再敢喧闹,但监生们都“呼啦”围了来,祈求孙承宗将监生们的联名折表皇帝,言及他们对这些学子的看法,说什么孔孟之道才是治国之本,乃是千古国学,亘古未变,泰西之学不过蛮邦技艺之学,应当弃之。

孙承宗不亏是老练的政治家,他没有直言皇重视“西洋之学”,而是绕开话题宽慰监生,又向他们保证将联名折奏皇帝,请他们耐心静待,先让学生们进去,此事从长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