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朱由校问。
“臣户部右侍郎侯光远。”
“哦,”朱由校点了点头,两眼眉头皱起,“卿所说这么多府库,难道都是我大明国库?”
“正是,”侯光远答道,“太祖立天子十二库,用于存储国家赋税,正统七年,增设太仓银库,如今只有天承运库是天子管辖,户部无权调拨,其它各库早已枯竭。”
朱由校似乎明白了点,但感觉还是很乱,堂堂国库,竟然设立这么多,别说管理,让人听着都感觉好乱,反正朱由校没听明白什么甲乙丙丁戊的,里面的数据倒是听得挺清楚,那个叫内承运库的财物倒是挺多的,其它的基本没什么了。看样子内库还真的是挺有钱的。
汪应蛟跪在地看着侯光远流利的回答,口齿清晰,有条不紊,甚是妒忌,趴在地斜视狠瞪了侯光远:你出尽了风头,老夫可丢尽了脸!
朱由校沉思了片刻,决定现对国库改组,这么多的府库调度起来也是麻烦,看样子国家财政的改革还得从府库抓起,这么乱,谁能记得住!再说,有人想糊弄他造个假贪污府库里的财物岂不很容易?
“汪应蛟,”朱由校叫道。
汪应蛟抬起头,答道:“臣在。”
朱由校目视下方,清清了嗓子,大声道:“内承运库改为内务府库,为天子府库,其它各部府库全部废除合并,归于户部银库统一管辖,府库之财物变换银两,调拨用度需朕御批,有胆敢擅动一者,视贪污罪论处!”
大臣们听到皇帝的旨意,都老大不高兴了,首辅方从哲也是极为不快,内承运库最有钱,其它的府库基本都是空见底了,皇帝也太自私了,竟然将内承运库划归自己,这还是国家没钱!
汪应蛟不满的禀道:“陛下,其它府库合并,涉及工部和兵部,臣无权管辖,且多是空虚之库,合并后户部无钱可用,唯有内承运库银钱充实,请陛下为国之计,将内承运库划归户部,其它府库合并为内务府库。”
汪应蛟说完,众多大臣也都随之附和,大有众志成城之心与皇帝争钱,更让朱由校可恨的是孙承宗也出来反对。
这是逼皇帝出钱啊,朱由校心里明白,国库亏损严重,早已入不敷出,整个大明这么点家底,如果把内承运库划拨户部,用不了多久花光了,这绝对是朱由校不能容忍的,国家赤字必须坚持一段时间,给自己的改革争取时间。
内承运库是万历皇帝几十年积攒的家底,他的捞钱本领是肥了皇家坑了户部。
朱由校这么做是有他的目的的,他准备用这点钱缓冲一段时间呢,你们倒好,要狮子大开口,都给朕要了去,那还了得。
可朱由校也没办法,这么多大臣反对,总不能硬来,他不想刚当皇帝与让君臣关系紧张,日后处理政务必然会有不少麻烦。
朱由校不得不做出让步,道:“从内承运库拨银一百万两入户部,其它事宜日后商议,众位爱卿不要再行议论。汪应蛟身为户部尚书,必须身行力责,朕给你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国库改革,各部均要配合,到期朕要亲自问责,如若完不成府库清算合并,朕定将一一惩处,绝不宽容。”朱由校又转身对程化祥说:“你去传旨田尔耕,调派锦衣卫供汪应蛟使用,有阻拦或办事不利者,着即下诏狱,不管是谁,行先斩后奏之权。”
程化祥应命接旨。
朱由校又喊道:“御使何在?”
一人闪出,“臣左都御史邹元标叩见陛下。”
“额,没有右都御史吗?”
“回陛下,右都御史于万历四十六年致仕后未能补缺。”
朱由校微微颔首点头,叫道:“孙承宗。”
孙承宗出列。朱由校命道:“着即升任你为右都御史,监察府库合并之事,可节制调拨的锦衣卫,如有人在此期间行贪污之事,即行便宜之权,可先斩后奏!”
众臣惊然,个个心叹服:不愧是帝师啊,一下子从六品窜二品了,别说是平步青云了,简直是一步登天啊!当皇帝的老师真好,咱怎么没这个命啊。
调拨锦衣卫,朱由校是要动真格的整改府库了。
圣命难违,许多人嗅到了一些兆头,如今要彻底改制,许多大臣极不情愿,但也不敢多言,这还没有触动他们的根本利益,暂时还能忍受,只怕日后会像张居正那样大刀阔斧的改革。
朱由校对侯光远说:“侯光远,你对府库这么熟悉。可见是难得之才,你辅佐汪应蛟,要完成府库清算合并之事。”
侯光远叩首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