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相离

繁体版 简体版
勿相离 > 冷宫秋 > 第二十三章 早慧

第二十三章 早慧

“老爷,您早年受了徐老爷的大恩,自然是要报恩的,徐家无后妾身也替妹妹心痛呢,更何况老爷的故乡和徐家都在徽州呢,又不是不得见,想瑗儿了接来看看也行呢。”

大夫人已经给了万俟皓台阶,万俟皓也终于不再纠结,一脸万分不舍的神色,“忍痛”答应了。

大夫人生怕徐家反悔,立刻就与徐家的管事办了铺子的交接,两间铺子都是在道县的主街上,连伙计带货物都交给了大夫人,少说也值两三千两银子。

自始至终,万俟皓都没有伸手抱抱婧瑗,他一直在演一个悲痛的父亲的角色,商议好后就径直去了前院衙门办公去了。只留下大夫人全权处理。

向来吝啬的大夫人这次却一反常态的大方了起来,从品香楼叫了一桌席面招待了徐家一行人。事出反常必有妖,大夫人这次如此大方其实是巴望着徐家人赶紧走,她这是担心万俟皓后悔呢。

樊妈妈和婧瑗又回了秋霜阁,当初进京时能带的差不多都已经带走了,剩下的家具器皿都不方便运输也就留下了。婧瑗一心想带走充满母亲气息的那张黄花梨的雕花大床,可是那是大夫人心心念念之物,也只是在上面略躺了躺就带上门离开了秋霜阁。

徐家一行人只在道县呆了一天就启程回徽州了,万俟皓仍旧没有来送行。婧瑗也并不在乎,反正万俟皓也没拿自己当女儿看。大夫人也只是将将把他们送出府就回去养胎了,婧瑗黑暗的觉得大夫人是清点母亲的资产去了。

马车吱吱呀呀的走了三四日,一座古朴的灰色城池才出现在眼前。婧瑗心中有种近乡情更怯的感觉,想起了位于徽州城外西北十里的净月庵。前世,婧瑗一直在庵里长到十二岁,十二年间只进过一次徽州城。

她永远无法忘记记忆里的徽州城是怎样的热闹非凡,人头攒动。那一次进城的经历让习惯了静僻和孤独的她久久不能平息心中的躁动。是以大夫人来接她时,她没有丝毫的犹豫,不顾师傅的劝阻,毅然决然的跳入了一个陷阱。

徽州,今生我又来了。婧瑗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在徐府大宅住了些日子,也该回京了,徐二爷和樊妈妈都不希望婧瑗的成长有万俟皓的破坏,决定让婧瑗长居京城。

徐氏留下的银子已经交给了徐二爷,让他放在了京城通宝钱庄。徽州的铺子也由徐二爷承包经营,婧瑗什么都不用管,每年得一千两银子的红利。

临行前,婧瑗坚持要去净月庵拜佛,樊妈妈等也就陪着去了。对于突然聪慧起来的小姐,樊妈妈等人一开始有些不适应,后来确定婧瑗没有其他的问题后也乐得小姐如此机敏。

净月庵一如记忆里的样子,有些破败且香客寥寥。樊妈妈实在不懂徽州明明有几处香火旺盛的大寺庙,为什么小姐非要来这里。

迎接她们的是婧瑗前世的师叔,念尘师傅。婧瑗迫切的想见到自己的师傅:念一。谁知念一师傅昨天下山化缘修禅去了,得很久才能回来。婧瑗很是懊丧,捐了一百两的香油钱便离去了。

回到京城后不久,婧瑗便吵闹着要进学。整个幼年时期的婧瑗都没有像其他的孩童一样天真烂漫的玩耍着,而是整日整日的练着书法,跟着老中医学习医术。

转眼间,婧瑗已经十岁了,她记得前世正是今年秋天,楚宣帝坠马受伤,朝堂之上一片混战。而此时的徐二爷已经把生意越做越大,已然是徽州首富,生意遍布大半个南楚。徐二爷是个野心家,他正汲汲营取想要拿下毛峰茶和徽墨以及澄心纸的皇室供应。

放在钱庄的那两万两银子,早在婧瑗五岁时就做主给了徐二爷做生意周转用。当初婧瑗也不说要他还,只说算是入股。徐二爷每年都再给婧瑗两千两银子的分红,这些年下来,婧瑗身价万两,俨然一个小富婆了。

正因为有了前世的记忆,婧瑗并不希望徐二爷卷入皇商的争夺战中。如今距离宣帝坠马不足四月,徐二爷若是走了某个皇子的路子成了皇商,肯定会被打上党派的烙印,反而成了其他的皇子阴谋毒害的对象。

如今徐二爷已非吴下阿蒙,他手里的财富已经值得一个有野心的皇子来拉拢了。婧瑗知道最后获胜的是七皇子誉王殿下楚瑜杨,可是如今的七皇子不过十五岁,其他年富力强的皇子们朱玉在前,他并没有什么建树。

几日后,徐二爷再次为了皇商的事进京。婧瑗使人喊了这位二爷爷来相商。徐家的根本其实是粮食生意,凭借前生的零星记忆,婧瑗帮助徐二爷成功的躲避了几次大的损失和旱涝之年,因此徐二爷对她也很是器重。

“二爷爷,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