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哥哥,你回来啦?”
定郡王出了马车,在跟她说话,小侯爷也停了下来,说了几句。
飞红在一旁说道,“这是容将军府上的容七娘。”
这是顾音第一次看到容七娘,虽然已经从方姑娘和其他人那儿听过多次七娘的名字。
她远远看到定郡王温和的笑容,心里突然有些涩然,转头回去了。
*
车子往西边行了约一里路,往北又转了几个弯,到了一个叫鹤鸣坊的巷子。
顾音等人下来马车,见这巷子颇为幽静,文管家道,“这鹤鸣坊住着六户人家,都是朝中的官员。老爷这宅子是五年前回京的时候置办的,平日里住的也少,不过今年听说姑娘要回来,便重新修葺了一番。”
文管家带着进了府,边介绍府中情况。这是一个四进的院子。
府中人少,不过十余口人,都站在厅前等候。
小舅舅后院无人,后院本来是封着的。文管家说道,“老爷上个月已经命人收拾整理,等姑娘入住。”穆景现下去了北地,走之前吩咐文管家好好伺候。
顾音看了看,房子很是素净雅致,博古架上摆了一些物件。书柜里面放了许多书。心里头一阵暖意。小舅舅果然准备的很用心。
安顿好以后,隔日便去宗人府,把县主的相关仪制理清楚。
顾音询问是否应该入宫谢恩,宗人府道,“请县主等宫中的旨意。”
于是顾音先回来,命张嬷嬷把入宫需要的事情准备下。
在府里歇息了两日,上下整理清楚。顾音住进去以后,张嬷嬷掌着内院,冬儿在房中服侍。外院管家本来就收拾的井井有条,顾音让小卓哥跟着文管家在外面熟悉下情况。
*
这日,有人送帖子过来,是平国公府世子夫人燕氏,邀顾音到平国公府。
燕夫人是母亲荣阳郡主闺中时的密友。当年嫁给平国公府的嫡长孙,后来老国公逝世,燕夫人的夫君立为世子,燕夫人成了世子夫人。
顾音让张嬷嬷准备礼物,第二日便去平国公府拜见。
顾音带着冬儿和张嬷嬷,进了燕夫人的院子。
见中间坐着的一个女子,貌美端庄,举止从容,眼神沉静,与十年前所见依稀有些不同。背后一众女子,有三十来许的较长妇人,也有几个年轻女子,俱是貌美,陪侍在燕夫人身后,甚是恭敬。
燕夫人见了顾音,笑道,“这便是顾姑娘吧,来姨母这里。”
顾音屈膝道,“见过燕姨。”
走向前,伸手扶起行礼的顾音,道,“来,这边坐。”
遣退其他各色人物以后,燕夫人拉着顾音的手,让她坐到身边。
“好孩子,这些年苦了你。”
顾音见燕夫人的神情有些激动,果然跟书信中的言语一般慈爱,不由感激道,“多谢姨母这些年来的照拂。我以前不懂事,也没上京来探望姨母。前两日到了京城,准备整理好便来拜见您,谁想您的帖子倒是先到了,我就急忙先过来了。”
燕夫人笑道,“无妨,你来了就好,以后就把姨母这当做自己家,时不时来住上一段时间。我也有一个女儿,可惜出嫁在延州,等她回来你瞧瞧。”
顾音点头称是。
燕夫人细细端详,眼睛有些发红,“跟荣阳长得真像。”又道,“当年,我跟着世子在外游历。不想京城发生那等大事,可怜荣阳竟然就那么走了。”
燕夫人待要说上几句,“你父亲也不是个......”看到顾音,又停住了嘴。“我当时请求太妃,想让你留在京城,可惜当时你年纪小,离不得家里,顾家老太太不放,咱们情理上又站不住脚,只好由着你跟着父亲外放。”
“以后只管安心在京城呆着,时时来我这里看看。”
“是,”顾音应道。
燕夫人又道,“你既然受封县主,又入了京,那这朝堂和后宫的事情,也要知道个大概。以免事到临头,不知如何处理,乱了手脚。你小舅舅虽然在京城也有些人手,但毕竟在外久了,有些事情并不清楚。”
“有劳姨母给我讲解。”顾音感激,知道燕夫人找她过来,是关心之意。
于是燕夫人跟顾音细细说起京城要注意的事情
今上嘉祐帝无嗣,朝堂暗流涌动。皇帝如今年近五十,年轻时英武过人,在外征战多年,可惜登位那两年身体渐渐差了。先皇后原有一子封太子,皇帝登上帝位的第三年病亡。皇后悲痛